严冬将至,玉树今年灾后重建进入攻坚冲刺阶段。为保证农牧民住房建设高效高质量推进,北京、辽宁、4家央企及省内11家援建单位的近两万名施工人员顶风冒雪,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倒排工期,抢抓时间,加大重建力度、加快节奏,在19个乡镇加紧施工,以超常规的工作效率促进度,以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抓质量,全力推进城乡住房建设。
省委、省政府十分牵挂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千方百计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经过多方努力,玉树县结古镇禅古村、安冲乡拉则村英群社、仲达乡电达村孜格社的34户农牧民群众已搬进新居,歇武镇、隆宝镇、曲麻莱的近百户农牧民群众不日也将喜迁新居。
为把好灾后重建工程质量这一关,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副省长马顺清和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规划项目组及玉树州、县、乡相关领导5天行程两千多公里,深入玉树地区的各县、各乡,针对农牧民住房建设进度、质量全面检查指导,并要求援建单位要想尽一切办法,整合所有力量,争取按规定时间使开建的农牧民住房封顶,保质保量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让农牧民满意,让农牧民放心。
城乡住房建设是玉树灾后重建的第一大事、第一要事、第一急事。连日来,记者走访玉树州多个乡镇的城乡住房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时看到,施工人员正在隆宝镇、安冲乡、哈秀乡的多个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工地上紧张施工,隆宝镇尕达生态新村正在运用兼具保温、环保、节能、抗震等性能的CL新型工艺铺筑墙体;在偏远的哈秀乡攒宝滩,292户住房正在浇注地基。而在玉树县下拉秀镇和小苏莽乡的5个居民集中安置点,自己的户型自己选,亲自参与自家房屋建设,当地群众和施工单位共同建设新家园;塘达村增达社和塘达社居民集中安置点的住房沿山坡整齐排列,施工队伍正在铺设墙体外保温材料。
打好“十月建设大会战”,大干50天,争分夺秒开展城乡住房建设要抢进度,更要抓质量。各援建单位高起点策划,高水平管理,高标准要求,从人力技术、设计标准、资源配置上给予玉树重建工程最大的质量保证。中国建筑玉树灾后重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李万勇坚定地说:“让群众住上放心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从10月3日起,各施工队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标准,分别采取添加防冻剂,覆盖塑料膜、草席、包装毯,对混凝土浇筑件进行保温防冻等多种措施,切实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玉树今年灾后重建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头,中国水电从四川、省内各地调集七千余名施工人员和84台(套)施工设备,投入到结古镇、小苏莽乡、歇武镇的572套农牧民住房建设当中,目前已封顶50套,其余522套已进入混凝土浇筑和墙体砌筑阶段,到本月中旬,中国水电援建的所有农牧民住房将全部封顶。据了解,中国水电等17家援建单位调集施工人员近两万人,施工设备千余台(套),在玉树地区6县的19个乡镇开建一万一千余户农牧民住房。目前,各援建单位开建的农牧民住房占今年计划的90%以上,其中完成基础施工的超过5400户,正在主体施工的2200多户,主体封顶的1600余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方面,共开工城镇居民住房建设项目11000多户,占今年计划的近90%。同时,结古镇胜利路商住组团、扎村托弋、党校商住组团、西航组团、德宁格小区、琼龙住宅小区等一批城镇居民住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作者:雷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