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一大早,郭勒木德镇中村村民们来到闲置了多年的200多亩荒碱地里,由格尔木市科技局、市公安消防大队等联点单位共同实施的帮扶项目——200多亩盐碱地改良工程今天就要开工了。
这片荒碱地杂草丛生,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花花的盐碱,成群的羊、牛在地上啃着泛黄的草根,和村庄前绿油油的小麦地形成强烈的反差。据了解,由于这些地处于洼地,盐碱化严重,遇地下水上涨,耕地全部变成水田,根本无法耕种,闲置了近五年,变成了荒碱地。村里每户村民在盐碱地都有近10亩耕地,望着这片荒碱地,村民们只有叹息和无奈。
格尔木市科技局、市公安消防大队、青海盐湖工业集团三元钾肥有限公司、格尔木公路总段、市国土资源局等联点单位经过深入调研,决定把开发这片荒碱地,促进村民增收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项目。各联点单位共同出资近10万元,修建两条排碱沟,装上排水管道,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变荒碱地为良田,帮扶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村民赵启花家有10口人,全家40亩地,荒碱地有10亩,按一亩地收入1200元计算,10亩地每年要损失1.2万多元。改良后她准备种小麦和油菜,家里300只羊的口粮就有保证了。“联点单位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帮扶帮到我们心窝里。”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村委会的牛主任告诉记者,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后,中村村民今年八九月份就可以翻地,明年春季就可以种上农作物,200多亩荒碱地摇身变成200多亩良田,可为全村人均增收300余元。(作者:王秀云 史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