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青海探索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新华社西宁12月27日电(记者/姜辰蓉)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成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在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特殊地位。长期以来,青海省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开全国先河,确立“生态立省”战略,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深入影响“雪域高原”

  青海省气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从1961年以来,雪域高原的气温不断上升。青海省境内,气温每10年上升0.33摄氏度,西藏自治区的升温率也达到0.32摄氏度,明显高于近50年全球、全国0.13摄氏度、0.16摄氏度的水平;其中,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以每10年0.44摄氏度的速率上升。

  专家指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冰川退化、湿地萎缩、冻土程度减弱、土地沙化等现象明显。从上世纪初算起,青藏高原冰川退缩量已超过30%;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冰川退缩进一步恶化。在黄河源区,卫星遥感显示:1990年、2000年和2004年三个时间段,这里的河流、湖泊、沼泽三类主要湿地类型一直呈减少趋势,其中以沼泽面积减少最为显著,从1990年到2004年就减少了近200平方公里。最新研究资料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海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增加,厚度变薄。特有植被发生退化,高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冻胀、融沉作用加强,交通维护成本增大。青藏高原拥有众多冰川、湖泊,是我国乃至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说:“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退缩,短期内可以增加几大河流的水量,长期来看会威胁亚洲水资源安全。

 “生态立省”构筑雪域安全屏障

  青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既有星罗棋布的内陆湖泊,又有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流,黄河49%的水量、长江2%的水量、澜沧江16%的水量从青海流出,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既是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在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方面不仅地位特殊,而且作用显著。

  长期以来,青海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构筑雪域生态安全屏障。

  2005年,国家投资75亿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开展大规模生态治理工程,保护这一“中华水塔”。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随即,青海省政府在三江源区停止一切矿产资源的开发,并取消对当地政府进行GDP考核,而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政府官员的最大政绩。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青海省政府实施“生态立生”战略,保护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以“生态立省”为战略目标的青海省在国家的支持下先后投资近70亿元,组织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沙化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青海省林业部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青海已经建成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治理沙化面积4400多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98万公顷,封山育林15万公顷。

  在改善地面生态的同时,青海省还积极利用空中水资源,自1997年起在黄河上游开展人工增雨,2006年开始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增雨。仅2009年,三江源人工增雨就增加降水量88亿立方米,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海高原气候变化中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均的状况。西宁、格尔木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水资源的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应对气候变化率先纳入地方规划

  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定的有关义务,国务院专门制定下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青海省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制定了《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同时,还启动了《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的地方立法工作。

  青海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以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为重点,立足实际,面向国家和民生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青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目标,到2010年,青海将实现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节能减排,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公众意识,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等主要目标。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纳入青海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规划和行动计划中。为此,青海省分别在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气候变化公众意识、机构和体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在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上,青海省气象部门先后承担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20多项课题。由于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这些研究不仅为客观认识青海气候及极端天气的时间演变规律,提高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也对研究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价值。

  专家指出,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启动区”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举措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地区应对和适应全球变暖探索出有益的途径。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文物“开口”讲述悠悠青海
下一篇:青海企业绿色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加强车辆购置税档案管理有关问题的
[政策法规]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
[国税局]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创业故事]学子周华在澳大利亚的创业传奇 
[技术创新]中国造扫除机器人“地宝”价格优势胜日
[技术创新]上海造总性能全球第四的65米射电天文望
[技术创新]长途话费新规明日起实施 手机打长途一费
[财经新闻]半年隐瞒四起矿难 潞安环能深陷“瞒报门
[财经新闻]民企收购智利铁矿:1.2亿吨矿石供应量是
[财经新闻]中亚天然气元月抵京 中石油再获大单天然
[财经新闻]国务院鼓励外资投资高新产业 
[财经新闻]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中国产钢格栅板征
[财经新闻]我国发布“反洗钱战略” 彩票纳入反洗钱
[财经新闻]“美国十大金融丑闻”出炉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