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揭牌。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文虎、省政协副主席韩玉贵以及国家科技部农村司有关负责人等为园区开工奠基。副省长邓本太、高云龙共同为园区揭牌。
骆惠宁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揭牌暨项目开工表示祝贺。他指出,海东地区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在全省“三农”工作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海东地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科技与农业、市场与生产紧密结合之路,为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骆惠宁强调,海东农业科技园区被授予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项目、资金、产业、品牌等方面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确立了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战略地位,也标志着海东在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进程中迈出了重要步伐。建设好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用足用好各种政策,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做精产品加工、做长产业链条、做响优势品牌,努力打造综合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发展基地。
骆惠宁要求,省直各相关单位特别是科技、农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鼎力支持,主动帮助解决园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海东地委、行署要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以园区建设的突出业绩,进一步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谱写海东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仪式结束以后,骆惠宁等领导还参观了农科人员培育的脱毒马铃薯和杂交油菜种子样本,察看了食用菌种植新型日光节能温室。(作者:林玟均 王颖)
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0年12月13日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第三批2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按照“一区、两心、四园”的产业布局要求,海东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规划面积分别达到4.4万亩、50万亩和200亩。此次开工的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亿元。重点投资建设生产加工区组培车间、种子库、晾晒场、研发基地等生产基地建设等。
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我省高原制繁种基地的生产条件和技术创新手段,进一步扩大种子(薯)的生产、加工、储藏能力,提高种子(薯)质量,健全和完善实验、生产、加工、仓储、检验等各个环节,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使之成为立足青海,服务全国,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原特色种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