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踏浪,千帆竞发,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坚实脚步,伴随着“十一五”发展的强劲鼓点,青洽会在大家的关注与期待中圆满走过了十一载,走向了“十二五”开局的新起点。
在“2011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胜利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青洽会执委会副主任、省经委主任吴海昆,就展会在唱响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主旋律以及在推动我省“四个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进行了交谈。
吴海昆说,回首青洽会历程,从没有正规的国际展馆到青海国际展览中心的落成,从没有外商参会到海内外客商云集,一路走来,这个展会已经隆重登上了青海经济生活的历史舞台,展示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吸引外资越来越多,为青海乃至中西部合作发展不断丰富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的空间,集聚了新的实力。当前,青海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十二五”发轫之始,青洽会的再次召开,必将为我省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目前已成长为我省对外开放新窗口、展示形象大舞台、推介交流“金名片”的展会,每一届都经历着拓展新思路、提升新内涵、积累新经验、取得新成果、发挥新作用的过程,而这一切实质上就是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彰显科学发展内涵的集中展示。
在展会筹办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于青海的资源、能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注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把开放融和、经济协作、招商引资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起来,与全省产业发展政策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从今年初开始,青洽会组委会就派出了多个小组,分别赴20多个重点省、区、市和30多家央企开展邀请、项目推介和对接工作。期间,省领导也纷纷亲自带队赴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开展上门对接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从目前拟签约项目投资领域看,主体是十大特色工业、十大特色农牧业和十大重点服务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青海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符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事实证明,展会不仅是形式,更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通过展会这个强有力的抓手,在有力地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也在大开放中引进、培育、壮大着市场主体,增强发展的实力;同时开放合作中把青海不断推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大舞台。
吴海昆说,从青洽会到“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到“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再到“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会展平台,宣传青海形象,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引进了一大批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同时,具有青海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及种植业、畜牧业、藏毯、民族服饰等优势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高原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而且,具有青海特点的循环经济品牌日益响亮,已成为青海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如今,长期以来欠发达的高原大地已经在“四个发展”之路上迈开了新的坚实步伐,一个活力增强、魅力彰显、文明提升的新青海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青洽会的承办单位,我们将进一步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丰富展会内容、扩大展会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力争把青洽会办成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经贸文化盛会。(作者:解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