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虽是数九寒天,西宁市城西区彭家寨镇各个村庄里却是天寒人心暖。全省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彭家寨镇各村委会结合实际,忧民所忧,急民之困,解民之难,陆续出台一项项改善民生的新举措,相继完成一件件民生工程,逐步解决一个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使和谐之风吹遍乡村角落。
1月11日,彭家寨镇特色养殖、种植基地内,树苗整齐有序地排列着。“那是今年新引进的美国大樱桃。”
工作人员苏延珍称,这里的每个温棚内都种植着特色产品。土地被分为18块,每块地都有“认养人”,想种地的市民可以在这儿租用一块土地,种植花卉、蔬菜和瓜果。据彭家寨镇党委副书记张虎介绍,“快乐花园”是彭家寨镇发展消费型农业的新型模式,把有限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拉动周边村的经济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
“出嫁女”也能在村里分到房子。西北园村的魏翠英知道村里给自己分了住房的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嫁出去这么多年,快60岁的人了,‘娘家’还给分了房子”。村党支部书记来身泉说,凡是原先有宅基地的出嫁女都分到了住房。西北园村内,新建的3栋楼房正在紧张地施工,这些楼房是村委会筹措资金为无房户和新增无房户建设的新村,建成后,村人均居住面积可达50平方米。
走进阴山堂村,路面干净整洁。原先,村民家中只有上水管道,没有下水管道,夏天污水横流,冬天路面结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阴山堂村争取资金121万元,新建污水集中收集排放工程建设项目。2009年12月,工程完工,彻底解决了全村的污水排放问题。
在彭家寨镇转一圈,随处可见新建的住宅楼,整洁的农贸市场里蔬菜水果供应充足,新建的文化活动站里,各样的文体设备丰富了农民兄弟的文化生活,道路畅通了,环境更美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富足了,张虎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彭家寨镇紧扣‘加快科学发展、统筹城乡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靓丽新农村’这一实践载体,为民办实事52件,各村、社区的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作者:雅宁 马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