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哭泣,西宁就会流泪,难以割舍的同胞情,休戚与共的亲情,将玉树和西宁融为一体。
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启动紧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号召全体市民向玉树灾区捐款捐物,同时连续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支持玉树抗震救灾工作。
大灾面前有大爱,面对玉树大地震中倒塌的房屋,面对玉树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西宁各族群众也擦干眼泪,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大行动中:在社区、在广场、在单位甚至在家中,各界群众纷纷捐款伸出援助之手;在政府、在企业、在民间有组织的、自发的救援队伍纷纷在第一时间开赴抗震救灾一线;在街头、在市场、在超市,随处可见由西宁市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为灾区的救援及重建奔走呼号;在医院、在街道、在学校,转诊西宁的灾区伤员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使他们融入到西宁人爱的海洋……
玉树不怕 西宁就是救援大后方
当玉树大地震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那里学习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建军不断打来电话,就支援玉树抗震救灾作出指示,并委托工作人员向灾区捐款,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兵召开紧急会议,并多次强调,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西宁真正变成支援抗震救灾的后方基地,确保通往机场、玉树灾区以及医院道路畅通。
“西宁就是你们的家”,在第一时间选派400名干部群众驰援玉树灾区、动用一切资源支援灾区的同时,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兵,市委副书记邹建胜等市领导还时刻牵挂着转诊西宁的伤员,他们纷纷深入各医院慰问伤员,帮助伤员解决实际困难。灾区孩子们的学习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牵挂的大事,针对灾区学校受损严重,学生无法正常上课的实际,市政府对接纳灾区学生暂时在宁就读进行了专项安排。
“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保障什么。”面对玉树受灾同胞,西宁做出了强有力的呼应,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组织安排下,在西宁全体市民的支持声援下,如今的西宁爱潮涌动,已成为玉树灾区最强有力的援助大后方。
抗震救灾西宁人书写人间大爱
4月19日,西宁晚报爱心热线接到一位市民打来的电话,她要给灾区捐款,但由于身体残疾,无法到募捐点去送钱,希望记者帮她核实一下红十字会的账号,以便通过网上银行将本用于她的5000元医疗费捐给灾区,“灾区人民比我更需要。”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说出她的肺腑之言。
自4月14日以来,像这样感人的事迹在西宁被不断重放。
4月14日,玉树的地震震痛了西宁人的心,来不及哭泣,来不及擦干眼泪,西宁市所辖各级部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起来。“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保障什么!”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兵在我市召开的支援抗震救灾动员会上强调。随即,市直机关开展向灾区捐款活动,正在北京学习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建军委托工作人员向灾区群众捐款,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兵及市委副书记邹建胜,市人大主任包福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政协主席李晋青等市四大班子领导也纷纷带头捐款,当天共募集捐款约7.18万元。市委市政府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向玉树灾区捐赠人民币100万元、救灾物资50万元,并火速运往灾区。随后,我市社会各界又向灾区捐款1850万元。
我市各族各界群众也紧急行动起来,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向玉树灾区捐赠50万元,全寺近800名僧人自发为灾区捐款126523元;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为灾区筹集现金及物资200万元,体现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相互团结的传统美德;西宁海德堡小区业主冶青湖正在外地出差,特委托物业公司捐来1000元;城西区政府除向玉树灾区捐献50万元专项资金外,又分别在区政府门前、海湖路批发市场、中泰小商品批发城开展为玉树震区奉献爱心活动,共筹集善款56.47万元、物资7万余元;我市企业界也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青海汇吉集团捐赠价值300万元的救灾物资,康佳集团有限公司西宁经营部捐赠价值8万元的物资运往灾区;还有,西宁供奔香巴林职业孤残培训学校的32名孤残儿童学生,听说玉树发生大地震后,争着要为灾区献血,19日他们又一毛一毛地将积攒起来的1000多元捐了出来……
点点滴滴汇成海洋,点点滴滴凝成大爱,西宁人和灾区人民心连心,西宁人和灾区人民永远在一起。
玉树放心 灾区伤员就是我们的亲人
4月16日深夜,城西区虎台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拨通西宁晚报爱心热线表达了他的担心,转诊西宁的伤员都是直接从灾区送来的,他们没有换洗衣服、没有家人照顾,他们想给灾区伤员在这些方面多一些照料。当夜,虎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前往医院,给玉树地震伤员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
救治玉树伤员被纳入我市支援玉树抗震救灾的头等大事之一,4月14日,市属第一、二、三医院抽调首批医疗救援队携带医疗器械及急救药品赶到灾区,四区三县各医疗机构也抽调医护人员组成第二梯队。
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就是救人,面对源源不断从震区转诊而来的伤员,我市卫生部门紧急落实病床及药品,妥善、有序地安置伤员。各医院内,感人镜头接连不断,西宁各族群众及医护工作者激情演绎着爱的接力。
截至19日,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接收玉树地震伤员90名,这90名伤员成了医院和全体市民最亲的亲人。“伤员的每日三餐由医院免费供应,前来看望玉树地震伤员的广大市民更是络绎不绝,市民们给伤员送来了牛奶、送来了衣服、送来了生活用品,像照顾亲人一样精心呵护着他们,感人的一幕幕让人难以数清。”该医院一位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安全快速西宁成抗震救援坚实基地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如今的西宁全城写满了祝福玉树及赞誉抗震英雄的标语,西宁不仅仅是玉树救援的基地,也奏出了声援玉树的最强音,并且西宁在以实际行动声援着玉树灾区的救援及重建。
地震发生后,西宁市成了玉树地震灾区救援物资的中转站,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物资一时间全部汇集西宁,如何把这些物资及时送往灾区,如何妥善保管好这些物资,对西宁来说,是另一个考验。
要把爱心物资及时地送到灾区群众手里,这是全体市民的一致心愿。面对大量救灾物资,省红十字会一度非常为难,他们的仓库实在装不下,却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存放,闻听这些消息后,西宁市政府大礼堂的大门14日被打开了,救灾物资被暂时存放在这里,分类后,当天就一批批地被运往灾区。礼堂管理人员当起义务保管员,武警西宁支队市委市政府警卫中队也成了仓库义务安保人员,并“兼职”搬运工。为了保障道路畅通,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兵多次检查道路畅通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市交警支队全警出动,200多名警力部署在西宁通往玉树的重要通道——柴达木路,保证抗震抢险人员和物资由西宁出发和过境时一路畅通,西川北路检查中队54岁的民警冉兵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主动放弃休假,退掉了已经买好的火车票;西宁交警支队张念东身患癌症,玉树地震后主动要求上岗指挥交通;58岁的民警李积和再有两个月就要退休了,在大堡子路口,他仍然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了防止不合格棉制品流入灾区,相关部门在我市范围内全面展开对棉制品的检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在第一时间也开始对全市的食品、药品质量把关,严防不合格产品混入到救灾物资中;针对抗震救灾期间相关商品销量大,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高价销售的现象,工商部门一方面加强对经营帐篷、棉衣、棉被、食品等商品经营者的监督,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哄抬物价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力地保证了抗震救灾相关商品价格的稳定;为了接纳灾区学生,我市教育部门及各学校积极行动,为灾区学生腾出了教室和课桌……
爱心不止,爱心延续,抗震救灾,西宁正在大行动。(作者:张扬 荣丽君 朱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