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刚刚结束的省委水利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将水利确定为事关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更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加快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具体措施,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省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水利大业,人才为本。要实现省委省政府宏伟的既定目标,在全省掀起“大投入、大水利、大发展”的水利建设新高潮,人才是关键。当前,我省水利人才队伍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之间存在着许多差距,尤其是高层次水利专业技术人才、中青年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奇缺,在全省水利系统中研究员级的高级工程师目前只有3人。
另外,水利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水利人才创新能力和行业科技创新效应不明显,水利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基层水利人才队伍薄弱。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水能开发利用、河道管理、供排水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水资源管理类人才偏少等。加强水利系统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我省水利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
为此,省人才办科学谋划、提前入手,于9月5日首次启动了由全省州市地及重点县市水利部门25名业务主管和水利行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参加的全省水利系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示范培训班。经过在西宁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两地集中授课、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培训内容后,9月28日,进入培训总结阶段的学员们通过座谈,发表自己学习后的收获和心得,并集中学习了省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在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中,学员们先后学习了青海水利改革与发展、水资源发展方向和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等专业课程和廉洁从政、领导艺术、青海省宏观经济分析和展望等17个专题课程,并实地参观了小浪底工程、黄河标准化堤防、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治理实验模型及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
省人才办副主任陈海云介绍,为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安排部署,省人才办将全省人才培训层次和规格最高的专业技术人才示范培训班安排到了水利系统,目的在努力做好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大胆探索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的新举措新模式,开辟新途径、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效。今后,还将继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让各行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送到省外、甚至到国外进行研修,加快培养急需紧缺的、一专多能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推进“四个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这次培训,听到了全国众多水利方面知名教授们通俗易懂、观念新颖、图文并茂,既有行业前瞻性的分析预测,又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介绍的理论操作知识;看到了小浪底水库工程建设管理的先进程序,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和管理的河道治理理念和‘三点一线’的标准化堤防建设程序以及科学的管理体制等,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今后工作中,这些先进经验和方法将更多地应用到自己工作中。”在座谈会上,参加了培训的省水利厅水管局副局长李平总结说。
据了解,在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方面,省水利厅已编制了未来10年中水利行业人才发展规划,不久将正式审批公布。其中提到: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人才为重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为全省水利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证。 (作者:罗连军)
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size+'p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