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省农村信用社召开政银工作座谈会,向受邀的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省财政厅、青海银监局等部门和单位,汇报全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阶段支持“三农”、县域经济的打算,共同探讨解决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座谈中,省农村信用社负责人介绍说,省农村信用社成立6年来,在各厅、局、委、办的全方位支持下,使得原本经营基础极其脆薄、金融品种单一的信用社,发展成为客户层次多样、服务手段多元、体制机制完善的金融支农主力军,并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革试点任务,实现了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变革,经营业务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由于当前县、市一级联社均属于独立小法人机构,在建设资金、网络建设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在网点改造建设上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在开立结算账户方面面临一些歧视性政策,不能享受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同等待遇。对此,恳请有关部门给予农信社一定的激励补偿机制,在政策、措施和资金上予以支持;从保护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加快金融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打破政策上的限制和约束,扶持农信社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
对于省农信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会的各厅、局、委、办代表,围绕加强互动、有效对接;农信社在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组织财政性资金账户;如何做好资金代理工作等方面,纷纷建言,并对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进深化改革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家表示,今后将在政策、措施、资金等方面继续给予农村信用社大力支持,使农村信用社在为全省广大农牧民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 (作者:卢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