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地区提出把六个县城按城市来建设,通过优势互补、产业互补、功能互补、资源互补,建设形成城市功能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青海东部城市群,使其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平安县是海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省内的交通枢纽和西宁市的卫星城,要建设成为省内的宜居休闲城市,承接西宁市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和仓储物流业的重要集散地,有色金属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乐都县是农业百里长廊的中心区域,要建设成西宁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区域性历史文化旅游城市,青海东部重要的宜居城市,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职业培训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黄河、湟水河、大通河的交汇地,要建设成为省内主要的冶炼产品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基地和餐饮休闲地,具有承接东部城市经济、文化、科技辐射能力的新型城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中国土族之乡、西宁市的卫星城市,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民族风情旅游示范区,全省重要的有机化工和新型建材基地,中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新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型城镇,要建设成为以冷水养殖、水上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逐步发展成为化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黄河旅游明珠城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撒拉族之乡,要建设成为省内重要的民族旅游目的地,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民族特色浓厚、文化风格独特的风景园林城市。
同时,加快建制镇建设。重点推进市场带动型的街子、官亭镇,旅游带动型的加定、瞿昙镇,枢纽带动型的扎巴、甘都镇,产业带动型的高庙、南门峡镇,承接西宁产业物流转移和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小峡、高寨等10个镇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作者:忠良 王颖 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