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省力争通过努力,使城乡困难居民住房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让绝大多数农牧民都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5年时间,计划完成房地产投资900亿元以上,使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平方米以上,农村牧区人均住房面积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且不低于30平方米。
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过去5年,我省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城乡保障性住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累计完成投资205.6亿元,建设26.36万套保障性住房。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7.6亿元,较“十五”时期增长170%,极大改善了城乡居民人居环境。
其中,2010年是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全省城乡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92.5亿元。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8.7万套,发放租赁补贴4.18万户,建设农村奖励性住房5万套,游牧民定居3.46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3.77万户。住房供应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7平方米和22平方米。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匡湧说,今后5年,青海将继续增加城乡保障性住房工程,同时扩大农村奖励性住房工程,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提升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5年当中全省将全面建立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解决约30万户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对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牧民加快建设、改善自用住房,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提高游牧民定居率,基本解决农牧区住房困难问题。
据悉,2011年我省继续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到"十大民生工程"中,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8.82万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3万户,农村奖励性住房工程10万户。(作者:张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