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省委党校共同举办的“十二五”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在省委党校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央党校原教育长郝时晋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中央党校、全国党校系统的领导、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
吉狄马加在简要介绍了青海省情后说,我省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充分分析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和以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要路径的“三个为主”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主题、主线和主要路径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了四个上台阶、二个翻番、一个大幅增加、六个走在西部前列的“四二一六”的奋斗目标。 “四”即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社会管理水平上一个大台阶;“二”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一”即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大幅增加;“六”即人均经济总量、人均投资强度、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走在西部前列。“四二一六”的奋斗目标,不仅体现了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目的三者的有机统一,而且体现了纵向比、横向比的有机统一。
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十二五”期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郝时晋在致辞中说,研究“十二五”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党校系统一定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当作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成果落实到理论武装、理论创新和党性锻炼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成为全党的学习表率。
开幕式后,与会同志重点研讨了“十二五”时期全国尤其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央党校原教育长李兴山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十二五”规划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专题报告,省社科院副院长孙发平就青海省“十二五”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解读。(作者:莫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