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海拔地区来高原的游客,容易发生缺氧等一系列高原不适应症,海拔越高这种症状越强烈。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3000-5000米有头痛、头昏、气短、心慌、胸闷、鼻出血等症状,但大都无生命危险;5000米以上,机体不能完全代偿,就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低海拔区域的人,在较短时间内进入高海拔区旅游,将产生较为强烈的高原缺氧反应,并对人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实践证明,如果采取渐进阶梯式进入高海拔区旅游,如游客进入海拔1500米的兰州游览1-2天,进入2260米的西宁游览3-5天,使机体逐步对高原环境有一个适应习惯过程,最后进入高海拔地区旅游,高原缺氧反应将大大缓解,对人机体的损伤也大大减少。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尽管经过从昆仑山口至羊八井近千公里海拔4500米以上的严重缺氧区,但密封车厢内的制氧系统,使游客能安然无恙地到达旅游目的地。可是,拉萨虽然纬度比西宁低,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海拔却高达3700米,游客下了火车后,缺氧仍影响着正常的旅游活动。日喀则地区,海拔高3800米;那曲和阿里旅游风光奇特,海拔却在4700米以上;赴林芝河谷区要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色季拉山……所以,开展渐进阶梯旅游模式是高原旅游最为科学的一种方式。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柴达木盆地区,是我国东部低地进入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过渡地带,发挥这两个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将过境旅游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作者: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