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省政府召开治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7年多的治超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配合的治超工作机制,全力抓好全省的治超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自2004年以来,我省的治超工作在各成员单位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和紧密配合下,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原则,通过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共设置固定治超站16个,累计投入执法人员82.19万人次,检测车辆97.23万辆,查处超限车辆22万辆,卸载超限货物59.09万吨;全省干线公路货车超限率由治超的71%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主要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次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国省干线公路完好率逐步提高,养护周期有所延长,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治超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地区治超工作的责任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工作不到位,治超的合力不够;二是由于没有斩断超限运输的利益链条,部分车辆恶意超限超载,直接导致道路运输市场恶性竞争,秩序混乱。三是部分地区政府源头治理责任和措施尚未落实到位,源头监管责任还处于缺位状态。四是治超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对治超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治超工作重视支持不够。五是治超成员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不够紧密,路面治超执法协作机制反应不快,暴力抗法、野蛮冲卡现象时有发生。
会议强调,全力抓好我省的治超工作,第一,要进一步落实治超责任主体,完善治超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第二,要加大源头监管力度,实现标本兼治。要组织经委、安监、交通运政、工商等部门实施派驻制度对重点货物装载源头进行现场监管,确保超限车辆不出站场;采取“下游查上游、路面查源头、出口查入口”的责任倒查办法,促进源头监管责任的全面落实;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大投入,在明年6月底前建立并实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和堵截措施,同时要加快调整对超限车辆提高经济处罚标准的起草工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尽快实施。第三,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和路面执法力度。第四,要实行责任倒查,严格责任追究。第五,要推行奖罚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年内省交通厅将建立治超奖罚和激励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凡对治超工作重视、措施得力、收效显著且各项目标责任落实到位的地方政府,将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凡治超工作不力,工作无进展、无起色,治超各项措施未落实到位的,将采取减少或暂缓公路建设项目安排、压缩投资补助等措施。第六,要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作者:贾明)
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size+'p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