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鼓舞下——我省今年经济社会在艰难中实现加速发展纪实
四月,青海高原绽放着春天的新绿;四月,青海高原经历了百年未遇的灾难。
走过四月,青海人回首蓦然发现:没有什么能够撼动“大美青海”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美青海”前进的脚步!
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青海高原那片曾经美丽的家园,也正是在那个时刻、那片废墟之上,凝聚起了高效协调、以人为本、科学统筹、团结互助、凝聚民心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磨难让我们更加坚毅,磨难让我们更加奋发。
玉树地震发生以来,全省上下,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和5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恪尽职守,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加努力的工作支持抗震救灾,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一份份爱,一份份力,在以不同的方式体现。
奔赴灾区抗震抢险,是对玉树灾区的驰援;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是对玉树人民的爱心。而每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单位办好自己的事情,也同样是对玉树抗震救灾的最大支持。
正因为拥有不变的信念,正因为有了新的精神动力,正因为有无数青海人平凡而努力的工作,正因为有社会各界对青海的持续支持,在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大美青海”也继续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之美、希望之美。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科学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经济发展呈现出回升加快、运行趋稳、效益提高、投资扩大、消费趋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和运行特点,经济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得益于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好转,得益于我省一直致力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也得益于今年以来我们打“时间差”、提前启动一批投资项目等有力举措。
增长的数字,增长青海信心
4月份,西钢集团公司生产钢118124吨、钢材111668吨,日产钢3937.5吨,日产钢材3722.3吨,外发110576吨,均创历史新高。玉树地震发生后,西钢集团公司提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动西钢大发展”,公司锁定生产经营目标,掀起了大干二季度生产热潮。
今年以来,中铝青海分公司开展了“转观念、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前4个月超额完成了中铝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取得了生产运行平稳,安全设备事故为零的好成绩,企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西钢集团和中铝青海分公司两家国有大型企业的生产成效,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省工业生产的良好发展态势。人们也正是从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鼓起了促发展的干劲。
依托青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我省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下,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今年以来顺利实施,预计今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下半年投入试运行,计划今年产能达到1500吨至2000吨,努力跃升为大型现代化环保型企业。
利用青海的天然气资源和其他优势资源,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建设投资17.6亿元的一期工程已经投入生产,建设投资13.5亿元的二期工程今年4月开工建设,待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青海云天化年销售收入预计在25-30亿元。
青海亚洲硅业、青海云天化等企业,展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落户青海的新型工业企业,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依托优势资源,一路凯歌,阔步前行。
数字显示,1-4月,我省工业生产全面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3.22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省有产值的34个行业中,有25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新投产企业贡献明显,截至3月底,全省2009年及2010年新投产工业企业达到40家,拉动了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增长的数字,显现出青海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今年以来,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前4个月,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66亿元,增长21.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和民间投资均实现增长。三次产业投资实现同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的支撑条件改善,一季度完成铁路货物发送量增长,电煤、钢材、铝、石油等重点大宗物资的运输基本得到保障。金融运行平稳,全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增长的数字,增长着青海发展信心,增长着青海发展力量。
推进的重点项目建设,彰显青海速度
4月11日,主坝第一块混凝土浇筑达到设计高程,拉西瓦水电站主坝混凝土施工进入攻坚阶段,拉西瓦水电建设者正以百倍的努力,冲刺新的建设目标。
进入2010年,青海发展继续提速,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加快建设,有效地带动了全省投资的增长,对我省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支柱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以来,由于我省早部署,早准备,早动手,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截至4月底,2010年确定的62个全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6亿元,同比增长76.8%,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7%。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交通方面,倒淌河至共和公路、德令哈至小柴旦湖公路、当金山至大柴旦公路等项目快速推进。
能源方面,拉西瓦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班多水电站、纳子峡水电站等项目正在进行机组安装、坝体浇筑及相关工程。
生态方面,退牧还草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正在进行围栏材料采购,人工增雨,退化草地治理等工程。
社会事业及民生方面,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藏区未“普九”县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产业项目方面,青海五彩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纯碱项目、庆华集团格尔木肯得可克铁矿开发、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钛及钛合金熔铸加工项目、青海三工镁基合金有限公司镁合金及棒、管、材等项目均已复工建设和设备采购,并形成一定实物工作量。
计划安排25项新开工项目中,已开工14项,完成投资11.2亿元。其中,湟源至西海、茶卡-德令哈、大柴旦-察尔汗、阿岱-李家峡等公路项目,已开工进行路基、桥涵建设。黄河公司羊曲水电站项目,正在开展三通一平及对外专用公路等土建施工。750千伏西宁至格尔木双回线路工程、330千伏寺台子输变电工程、海西州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均已开工。青海锂业有限公司青海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青海西部镁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副产物水氯镁石制取高纯氢氧化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已开工。
不断推进的青海重点项目,不断提拉着青海发展的速度和高度。
良好的农牧业生产开局,开犁丰收的明天
5月的青海大地,田野流淌着绿色的生机,牧场飘荡着牛羊的欢歌。
截至目前,全省已播种各类作物742万亩,脱毒马铃薯、优质蚕豆、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有所扩大,22.85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畜牧业生产正常,仔畜繁育增加,成活率提高。
今年以来,我省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充裕,各项备耕措施得到落实,生猪生产保持总体平稳,奶牛生产基本保持稳定,牛羊育肥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农牧业生产开局良好。
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和“百里长廊”建设加快推进,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即将步入实际实施阶段……
高原原野牧区吹响了新希望的号角,农牧业不断在发展中迎来新机遇、新变化、新发展。
1—5月上旬,我省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退牧还草工程、游牧民定居和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3大重点工程以及农区畜用暖棚建设、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不断推进,新农村八项实事工程和生态畜牧业建设顺利实施。
为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我省启动了300个生态畜牧业试点村建设。
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我省扎实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建设,全力打造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围绕加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进度,加大黑土滩综合治理和建设养畜工程投资力度,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等重大农牧业发展工作,今年我省进一步加强了与农业部等方面的沟通,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目前,已落实农牧业基本建设资金6.87亿元,安排省级财政支农资金2.7亿元。
麦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生产生活在奋斗中一天天变样。
加快建设的民生工程,提升群众生活舒适度
加快住房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住房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展开,4月份,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住房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快我省住房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这次意义深远的会上,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目标,一个个目标鼓舞人心,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2010年,我省要确保实现住宅与房地产业投资85亿的建设目标。
2010年,我省要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城镇廉租住房4.08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5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2.5万户、城镇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万套、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2700户的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2010年,我省将扎实推进农村奖励性住房工程建设,实施5万户奖励性住房建设工程。
……
4月的青海春暖花开,4月的青海春潮涌动。
全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是郑重的承诺,也是真切的行动。
“让青海老百姓的居住更加有保障、更加舒心。”为了共同的心愿,我省发改、建设、农牧、民政等多个部门齐心协力投入到组织建设中。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西宁市、海东地区和海南藏族自治州13个项目目前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1亿元。其中:西宁市火柴厂二期、康南片区二期、青海工程机械厂等项目已开工建设,青煤集团已完成基础施工;海东地区平安县、互助县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乐都县建设项目已在进行收尾工作;海南州贵德县建设项目已完成基础部分施工。
省农牧厅制定了《2010年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在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中,与生态畜牧业建设、与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截至目前,25000户游牧民定居投资计划已上报国家部委待批。省民政厅按照相关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已竣工1601户,开工建设7529户,完成备料待开工10478户。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省还加大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民生工程建设。服务民生,改善民生,见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青海,“住有所居”目标在加快推进,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更加适宜。
不断走出去请进来,提升青海高度
海纳百川谋求发展。新的一年,“大美青海”继续坚定地走出去,继续诚恳地请进来,展现出青海自信开放创新的姿态,聚集世界关注的目光,召唤更深、更宽泛的合作交流。
3月15日,以经贸、文化和旅游推介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大美青海台湾行”出行。这此活动,是2010年我省首个对外宣传大型综合交流活动。
3月27日至4月1日,青海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自治区学习考察。两省区进一步明确了在深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协作、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4月8日至12日,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行,我省128项招商引资项目向前来参展参会的国内外投资商进行了推介与宣传。
5月1日,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青海馆精彩亮相,敞开胸襟迎接五湖四海宾客,开园首日青海馆接待游客量突破5万。
5月7日,青海省重建玉树·面对珠三角地区项目推介会暨2010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5月10日,我省组团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
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发展的高度。今年以来,短短时间里,青海走出去、请进来的行动不断,构建起从高原通向世界的大路。
为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今年的“中国·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更名为“2010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6月,这一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盛会将在西宁举行。
在夏天,在秋天,在青海最美丽的季节,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和世界山地记录片节,中国·青海世界杯攀岩赛,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等诸多文化、体育、经贸活动,将一一精彩举行。
“我们可以凭借位居地球之巅的优势放眼世界,走向世界。”青海在不断圆梦。
……
时间永不停滞,追求永无尽头。
在不断的攻坚中弥合灾难的创伤,在不断的奋进中推动“大美青海”的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中支撑起新玉树、新青海的美丽梦想!
围绕推动“四个发展”,坚持一手抓灾后重建不放松,一手抓科学发展不动摇,用科学发展的成果提振灾后重建的信心,用灾后重建的成效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当前,我们正在聚集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合力,全力以赴确保完成灾后重建的年度工作目标,确保完成全省年度发展目标。
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动力,青海的2010将继续光彩夺目!(作者:张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