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走在世界同行业的前列 青海物通集团创新与发展纪实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11日 双击滚屏
     人们在参观青海物通集团后,都会由衷地说出几个没想到:没想到世界高纯硅铁的话语权在中国、在青海物通;没想到过去一直被人们认为“傻大黑粗”的高载能企业,清洁化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达到国际超一流水平;没想到企业领导班子精神状态这样好,社会责任感如此强烈……

  的确,青海物通集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尤其在“十一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从一个员工不足20人,办公地点不足100平方米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在全球高纯硅铁行业内设备最好、管理最好、质量最好、产量第一的现代企业集团。

  从青海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中选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青海物通集团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面临着向外扩张和立足本省的战略选择。集团领导认为,物通集团自1995年成立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已在硅铁研发生产、煤焦化、金属矿山开采、物流、水利发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要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大飞跃大发展,应该选择既有高载能企业资源优势,又有良好发展环境的地区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与省外其它地区相比,青海的硅石资源在全国最丰富,质量也名列全国前列。同时,水电资源、煤炭资源、劳动力资源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在社会环境方面,本省有扶持企业发展的好政策,省内金融、运输等部门和企业关系也相当融洽,使企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只要企业自身做好产品调整,就一定能在青海走出一条高载能企业快速良好发展的路子。

  决策的正确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物通集团3000多名员工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步一个脚印朝着预定的目标迈进:从人才战略入手,先后引进了5个原国有企业一把手,4个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管理人员,3个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技术人才。优秀人才的到位,使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集团化管理过度,实现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在学习、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掌握了高纯硅铁核心技术专利化(国家专利成果4项,2项已获批,2项已申报),实现了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随着投资380万元硅石矿厂和投资5.8亿元的亚洲最大的年产20万吨高能硅铁投产运营,使集团销售额由2006年的3亿元增至2010年的25亿元。上缴税金5年间增长10倍,出口创汇连续3年全省第一,去年出口产量全国第一,实现了企业发展的第3次飞跃。现在,青海物通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4个子公司,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进入青海企业50强,青海省30户经济运行重点企业,逐步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树立起世界同行业清洁化生产的标杆。在物通集团采访时,一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过去不见烟囱冒烟,晚上睡不着觉。现在企业的节能减排指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达不到要求,照样睡不着觉。”

  青海物通集团从企业自身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出发,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为提高烟气净化,自主研发烟气排放中微硅粉回收工艺,每年回收微硅粉2.8万吨, 全部销售国内外市场;废水经过工艺处理,全部做到循环利用;炉渣经过再冶炼,回收渣内硅铁成份,通过设备改造和工艺技术进步,年均吨硅铁降低电耗470KWH,相当于年节约3.7万吨标准煤,万元CDP能耗下降40%以上……

  多年来,硅铁冶炼烟气余热发电一直是国内外科研的难题。物通集团通过科技创新,逐步攻克锅炉清灰困难和锅炉蒸汽不稳定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硅铁冶炼烟气余热发电技术空白。该项目一期2009年4月开工,10月26日竣工投运,截至目前已发电2900千瓦时,即将投运的二期工程年发电量可达1.9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万吨,新增产值6144万元,利税3000万元。

  全方位的节能环保措施,全方位的科技管理成效,使物通集团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内部循环系统日渐成熟,清洁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目前我们是世界同行业领域清洁化生产最好的工厂"。

  过硬的班子,一流的队伍是企业大跨越的根基,"十二五"期间,力争跨入全省产值超百亿的"十强"

  在2008年至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即便每天生产要亏损几十万,也要坚持从员工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生产不停、人员不减、工资不降,带领员工在全省企业中第一个突出重围。

  面对世界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态势,以"不做便罢,要做就做第一"的胆识和气魄,把一个管理粗放、效益不高、员工队伍素质相对较差的弱小民营企业,逐步建成全球同行业中超一流企业,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在世界上彰显了青海形象。

  以"办一个企业,富一方百姓"的宗旨,把回报社会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扶危济困,雪中送炭,赢得了社会和百姓良好的口碑。

  多年来,物通集团的决策者们以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为基点,在不断塑造好自身形象的同时,把建设一个不畏艰险、敢打硬仗、勇于创新的员工队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来抓。争取"大政工"网络化方式,将"育人铸魂"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新的层次和新的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几年来,集团党委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多种活动,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通过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形成良好的"熏陶"氛围,不间断地举办篮球赛、拔河比赛、"三八"女工活动,"八一"爱国主义教育、歌咏比赛、走访延安革命圣地等活动,使职工始终能在健康有益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寻找精神文明与生产经营的最佳结合点,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意识和动力,通过"一个党员一面旗"、"争先进、创一流、比贡献、增效益"等活动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

  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效果明显的多种活动,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各种标兵、能手及好员工成批涌现,使员工的精神面貌始终处于一种高昂的状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高素质已基本形成。

  今天,青海物通集团已经站在世界同行业的制高点上,但他们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生良说:"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创造了企业的第一次辉煌,"十二五"期间,我们力争跨入全省产值超百亿的"十强",创造企业发展的第二次辉煌。(作者:刘建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上一篇:“十二五”期间海南州力争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下一篇:春节黄金周我省旅游收入1.79亿元比去年增长30.7%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飞机维修业务增值税处理方式的公告
[政策法规]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
[政策法规]关于调整进境物品税税目税率的通知
[经济动态]央行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
[经济动态]谷物价格持续上涨 粮棉之争喧嚣尘上
[经济动态]美报告称5家西方跨国能源公司遭到中国黑
[经济动态]首批稀土矿国家规划矿区划定赣州
[经济动态]三部委发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推进计划
[经济动态]我国3年内继续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
[经济动态]中石油54亿加元获加拿大峻岭油区50%权益
[经济动态]行业门槛急升 多晶硅业将刮整合风
[经济动态]低空开放艰难破冰 通用航空企业等待春天
[经济动态]保障性住房信贷利润偏低 银行积极但不乏
[经济动态]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将出台 建立融资绿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