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不久,城北区朝阳三村的村民们就能喝到接进自家院子里的干净自来水了。消息传到村子里,不少村民拍手叫好,而这仅仅是今年西宁市为农民承诺的十大类48件实事中的一件。
8月6日,据西宁市委督查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西宁市为农民办实事项目进展顺利,近半数实事已“开花结果”,真正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带来的福祉。如今,成千上万的日光节能温室和户用沼气池建成后,农民群众在家做饭、烧水、取暖等都可以“一站式”解决,既省钱又省事。同时,西宁市还落实5项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到今年年底,西宁市将解决4.5万人、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教育方面,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西宁市积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截至目前,西宁市已为23.1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农家娃免除学杂费,为农村寄宿制学生和非寄宿制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658.87万元,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1731万元。此外,还在虎台中学、西宁七中、西宁晓泉小学等1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在一件件实事中逐步解决。今年上半年,西宁市将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04.3元提高到154.3元后,再次提高农民的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敢去大医院看病的农民群众越来越多。到目前,西宁市已为32.91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4197.05万元。
不仅如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西宁市的村落面貌也日新月异,农民群众如厕一改往日又脏又臭的土旱厕,取而代之的是通风好、除便快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正如记者曾经采访过的一名农民赵书香所说:“现在出门有公交,下雨没有泥泞路,娃娃上学不要钱,看病住院能报销,生活年年有变化,日子月月甜如蜜。” (作者:周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