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天峻县分别与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省畜牧总站签订畜牧产业科技合作项目协议,这些科研单位将为天峻县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培养人才、开发精品品牌,进一步建设生态、高效、现代的畜牧业。畜牧业是天峻县传统产业,近年来,天峻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提高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品种改良、草场保护等工作,牧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形成了以“梅陇”生态畜牧业为代表的在全省颇具影响力的发展模式。但是,天峻县畜牧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畜牧业产业化水品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促进牧区发展和牧民增收任务繁重;牧民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广,增收渠道不宽,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因此,天峻县着力依靠政府引导,吸引企业、科技、金融等多行业的广泛参与,让对口的专家投身科技含量高的牦牛生物产业,开发精品品牌产品,力求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推动牦牛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省畜牧总站长期从事高原畜牧业研究,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实践应用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在省内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协议签订后,签约双方将在技术、项目、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依托现有的畜牧技术力量,加大培训,提高人员业务技能,结合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需求,有效整合经管、兽医、草原等站所力量,成立产业化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为全县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由专家实地调研、技术指导、专题科研,为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大规模开展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通过科技下乡入社、科技人员与牧民双联、大学生村官带动等形式,培养一批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
据天峻县委书记刘文鹏介绍,协议的签订不仅给天峻县乃至整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才培养、畜牧业快速发展增添动力,同时也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搭建了基础平台,共创"双赢"局面。 (作者:苑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