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到位资金是历年来到位资金最好的一年
青海新闻网讯 西宁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抓招商,强化责任抓项目,细化措施抓落实,依托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选商选资、选项目的工作水平,今年截至目前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5.4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52.1亿元,分别增长10.6%和13.3%。全市招商引资总开工项目522个,新建项目309个,续建项目213个。省外到位资金是历年来到位资金最好的一年。
据了解,今年以来,西宁市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广泛推介,积极参展省内外展会活动,不断转变作风、改善投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突出重点领域的招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西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工业、商贸、旅游等方面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一批重点领域的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各地区、各部门依托主导产业优势,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 围绕产业链的延伸、特色产业的培育及服务业发展,组织招商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上门招商,洽谈合作项目。2009年招商引资,引进产业配套项目多,项目履约率高等使得今年到位省外资金数再攀新高。三是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加强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签订了“上海浦东新区与西宁市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协议,签署了西宁市与西安市两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友好城市协议。同时,充分利用会展平台开展多形式经贸洽谈活动,共签约项目31项,签约金额达83.1亿元,已落实23项,到位资金17.5亿元项目履约率达到74.2%,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西宁市大力加强项目基础工作,完善了招商项目库、客商信息库和西宁招商网基础工作,围绕西宁市的产业特色、比较优势等精心推介项目,逐步提高了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谈性,招商区域和招商对象的针对性。《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的出台,在进一步落实项目跟踪服务方面下功夫,为进一步改善西宁市投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12月22日,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西宁市政府对大通县政府、甘河工业园区等5个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单位,生物科技产业园等16个招商引资先进工作单位,湖北宜化年产40万吨PVC生产项目等7个优秀招商引资项目分别给予了表彰奖励。(作者:晓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