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引领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未来5年,海东地区将依托国家发展兰西经济区中心区位优势和湟水河谷综合交通优势,按照“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培育主体、提质增效”的原则,以海东工业园区为主体、县域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的工业化新格局,全力打造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园、乐都工业园和民和工业园。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装备制造基地、能源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和冶炼工业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基地、新材料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科技和人才集聚,加速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以培育高品质核心企业为主体,注重循环利用,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以企业集聚带动产业集聚,以低碳、循环、生态、绿色发展方向,推进技术创新,延伸产业加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追求“两大目标”,打造“五个中心”
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互助、乐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平安富硒农业示范园区及民和、化隆、循化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面积5万亩,示范区面积8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特色农产品基地250万亩。
“十二五”期间,海东园区发展追求“两大目标”,打造“五个中心”。即:海东农业发展方向代表全省农业发展方向,海东农业经营模式代表全省农业经营模式,打造全国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科研推广中心、全国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中心、全国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标准制定和发布中心、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销售中心、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品牌集聚和创造中心。
同时,海东地区将不断加大对国内外农畜产业化知名优势企业的招商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在园区落户发展。将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创意农业,使农业生产更具文化性、娱乐性、观光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将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现代特色农牧业:全国主要绿色农产品供给走廊
“十二五”期间,海东现代特色农牧业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特色种植业、农区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升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到“十二五”末,将实现农牧业增加值6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
经过五年的努力,海东地区将建设成全省最大的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全省最大的仔猪繁育和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西北重要的专用型马铃薯繁育种基地,全国区域性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全国独具特色的高原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原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引领全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先导和全国主要绿色农产品供给走廊。
现代服务业: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十二五”期间,海东将立足当地特色,以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品牌特色、增强竞争实力为主线,着力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积极构筑文化古城旅游区、工业文化景观旅游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民俗宗教旅游区、自然风景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格局。2015年,海东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到900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16%,旅游业收入力争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同时,加快完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撑力,提高金融要素集聚水平和配置功能,充分发挥金融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地级、六个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业务运作,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营水平。
以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推进旅游、金融、现代物流、商贸餐饮、文化体育、社区服务、信息中介、科技服务等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城乡建设:打造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海东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明晰功能、壮大产业、聚集人口,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管理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海东围绕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一核一带一圈”的区域布局,将乐都建设成为高原生态宜居城市、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中国青海特色农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和东部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海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将民和建设成为具有民族特色、休闲娱乐、商贸物流发达的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将平安建设成为具有高原古驿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空港城市;将互助建设成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现代城市形态、生态绿色特征的国家级高原休闲度假旅游名城;将化隆群科新区建设成黄河上游高原旅游明珠城市;将循化建设成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民族特色浓郁的商贸和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
“十二五”末,海东地区城市化水平力争达到40%,城镇建成区面积突破70平方公里。县城和建制镇规划区域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村庄建设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经过五年的努力,海东力争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使海东成为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极。以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在加快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现代农牧业上走在全省前列,特色优势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9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上走在全省前列,园区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以东部城市群建设为突破口,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上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新兴城市建设的核心区;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在加快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上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以发展惠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示范区;以扶贫开发、劳务输出、发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在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上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以旅游、商贸、物流业为抓手,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兰西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在平安海东、和谐海东、文明海东、信用海东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社会管理的模范区;以加强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保证,在统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政府效能建设的先进区。(作者:吕锦武 谢彩英)
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size+'p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