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群众住房条件,今年我省继续实施农牧区住房建设补贴政策,到目前,全省农村牧区住房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今年,全省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万户,每户平均补贴1.92万元;实施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10万户,每户补贴6000元;实施牧区游牧民定居工程2.5万户,青南牧区每户平均补贴4.3万元,环湖地区每户补贴3.5万元;实施草原“新帐篷”行动5000户,每户补贴1.2万元,主要购置帐篷、电视机等游牧生产生活设备。
2011年全省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由2010年的5万户增加到10万户,截至6月底,全省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省级补助资金的90%已拨付到各地,已开工建设42819户,竣工3121户,备料待开工57181户。共落实建设资金363795.10万元,各类住房建设资金到位比例为:省级资金占全部资金的11%,地方配套占1.4%,群众自筹占83.6%,贷款占4 %。
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工程方面,今年,全省共安排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4万户。截至6月底,已开工17972户,备料待工22028户。完成投资6.82亿元,中央及省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到位5.88亿元。
游牧民定居工程方面,今年,全省共安排游牧民定居工程25000户。截至6月底,已开工11909户。共落实到位资金50272.0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省财政填资)42420万元,州县配套1418万元,牧户自筹6434.4万元。已完成投资16714.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938.76万元,州县配套142.78万元,牧户自筹1633.1万元。
在推进农村牧区住房建设中,我省各地普遍重视,把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作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和配套资金,有力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一些地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牧区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奖励性住房与新农村建设、农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等工作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了资源整合的整体效益。
同时,为建设让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我省各级建设部门切实加强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服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结合实际编印下发了《青海省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设计方案推荐图集》,省内许多地区也印制了相关技术服务材料,为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组建质量监督小组,监督奖励性住房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了建房质量。 (作者: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