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冬日,受灾群众安置点的用火、用气、用电量日益增加,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消防支队采取多种措施,筑牢玉树灾区“防火墙”,全力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过冬。
灾后重建以来,玉树帐篷、板房安置点点多面广,火灾隐患情况复杂,再加之帐篷、板房本身耐火等级低、防火性能差。为规范帐篷搭建,消防支队专门成立灾后消防工作建审科,严格贯彻执行《灾后过渡安置点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在每个帐篷搭建现场指派专人负责,对每一顶帐篷的位置进行画线规范,确保搭建布局合理,电气设备及线路敷设符合规定。同时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向灾区群众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基础知识、初期火灾扑救方法以及帐篷、板房火灾逃生技巧,开展实战消防演习,让群众在演习中学习灭火器的使用。
在玉树灾区各安置点,还活跃着100余名“消防志愿者”,他们都是安置点的居民,在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带领下,发挥汉藏双语的特长, 深入万顶帐篷、千间板房,协助消防官兵开展消防宣传,发动灾区群众积极加入到义务消防服务活动中来,在灾区形成了关心消防工作、热心消防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消防支队根据安置点分布和消防执勤力量,在灾区设立了7个消防执勤点,全天候24小时执勤备战,并协助玉树州政府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建立了以当地政府、派出所、警务室、各村委会为主的消防工作点79个,组建了以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村民防火安全委员会、联防队为主的基层管理组织67个,组建了义务消防队10个,配发灭火器2400具,并为消防水源不足的执勤点修建了消防水池,配发了必要的消防器材。
为从源头上杜绝火灾发生。玉树州政府先后四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冬季防火工作会议,玉树消防支队制定了《灾后重建消防监督管理服务工作方案》,各执勤点组织官兵成立"冬季防火巡查小分队",开展安置点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安置点用火、用电的巡查力度。针对受灾群众用电量增加的情况,消防支队及时协调当地相关部门对安置点电气线路进行了扩容改造。 (作者:赵四海 朱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