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门源回族自治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壮大、培育、提升”多策并举的方针,发展思路向工业聚焦,优惠政策向工业倾斜,社会力量向工业集中,要素资源向工业汇集,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推进了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水电、煤炭、多金属采选和农畜产品加工为骨架的资源型工业经济体系。
该县累计投资10.9亿元,建成了中小型水电站16座,总装机容量达11.8万千瓦。投资3.2亿元的江源水电站即将发电。投资19.83万元的石头峡、纳子海峡、青石嘴等地区的7座电站正在建设当中,水电业蓬勃发展。全县原煤生产企业9家,年生产能力在60万吨以上。并投资1.8亿元对宁缠矿区资源进行整合,投资1.6亿元的卡哇掌45万吨矿井开工建设,整合改造后,将彻底改变以往规模小、安全系数低的局面,煤生产能力将达到120万吨。同时,带动发展与煤炭行业相关联的产业,投资3.58亿元的浩门2×25MW热电联产项目发电、供热,煤炭行业得到稳步发展。
这个县总投资3亿元的海鑫公司松树难沟岩金矿、浪力克铜矿、红沟萤石矿、三进碳化硅厂、浪力克铜矿、祁连山铜矿尾矿相继建成投产。同时,投资6000万元的松树南沟脑铜铅矿30万吨铜选矿厂开工建设,多金属采选业得到全面发展。引进培育农畜产品加工业企业8家,目前三福粮油公司、门牛乳制品公司等5家企业入驻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四大产业”的突破型发展,该县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的重点企业,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一批开拓进取的企业队伍,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工业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作者:王寿德 鲁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