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号,青海省在海东召开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
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骆惠宁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副省长邓本太出席会议。
骆惠宁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去年以来,河湟流域各地、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推进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思路有新的拓展,措施有新的突破,成效有新的亮点。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完全正确。当前要进一步形成整体合力,集中打造,强势推进,提升规模,形成气候。
骆惠宁强调,在青海省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过程,就是克服农牧业自然资源立体化的制约,解决“缺温缺水缺技缺资”问题,走出一条特色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路子的过程。突破口就在于正确看待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河湟地区要率先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思想认识要有新突破。利用三年时间,集中力量在河湟地区打造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完全符合省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是顺应农业自身发展规律,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重要抓手。做出建设“百里长廊”的决策,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实施好这一决策,也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二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要有新突破。要进一步改革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补助设施农牧业建设、支持县一级普遍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平台、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贴息、奖励等办法,引导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共同投向特色农牧业。三是制度创新要有新突破。当前要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向发展联合与合作转变;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四是配套服务要有新突破。继续深化乡镇综合改革,按照三年建成乡村两级科技服务体系的要求,拿出具体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大力促进农科教联合服务。要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园的引导和辐射作用,把示范园建成高效基地、良种基地、培训基地、科研基地、改革基地等,带动集中连片发展。五是整体推进上要有新突破。要围绕生产规划形成“百里长廊”综合配套建设规划,建立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大家真抓实干。
副省长、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邓本太在会上传达了全国春季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近一年来的工作,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一要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河湟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二要以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提高特色农畜产品质量和效益;三要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快特色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步伐;四要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突破口,促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五要以科技推广为突破口,提高特色农牧业科技含量;六要以多元化投入为突破口,切实增加对特色农牧业的资金扶持;七要以完善服务体系为突破口,提高对特色农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八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增强特色农牧业发展后劲。他还就抓好春季农牧业生产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湟中、互助、贵德县在会上交流了经验,西宁市、海东地区就抓好今年“百里长廊”建设工作发了言。省直有关涉农部门、单位和有关州、地、市、县负责人参加会议。 (作者: 徐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