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葛文荣 摄 |
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点。农牧民群众生活得如何,更让省委省政府领导时时牵挂,也成为此次全省目标责任考核观摩组考核观摩的重点。看到农民住着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听到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全省目标责任考核观摩组的成员都感到欣慰,更有不少成员对一部分已经过上媲美城市的高质量生活的农民流露出羡慕之情。
11月6日,由强卫、白玛、仁青加、骆玉林、王小青、曹文虎、高云龙、马顺清、韩玉贵等省领导及省法院院长董开军参加的全省目标责任考核第一观摩组(以下简称观摩组)冒着雨雪赴湟源县、甘河工业园区、湟中县,实地观摩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和文化建设。尤其是西宁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亮点、好举措赢得了观摩组成员的一致好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湟源新农村规划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有新居却没有新村”的局面。
村民天天都能洗上热水澡
在湟源县日月乡尕庄村“百企联百村”活动示范点,村民董宝珠一说起自己的新房就乐得合不拢嘴:“将近200平方米,盖房花了8万多,政府补贴了4万多。”听说这里的农户家家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并从此告别了无法洗热水澡的生活后,观摩组成员非常高兴。一位观摩组成员专程跑到一家农户家,直奔洗手间,打开水龙头,看到白哗哗的热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来时,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么好的房子,再加上设施齐全的水电暖,乡里人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城里人生活的标准!”
除了太阳能热水器,当天来自海西的观摩组成员对尕庄村每户村民使用的节能火炕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海西州委副书记、州长诺卫星当场叫上海西州部分市县的负责人认真了解了节能火炕的原理、优点,并表示回去之后会考虑推广。
新村生活质量让城里人羡慕
虽然地处农村,却有着不逊色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有着高档的城镇化住宅,有着社区化的管理服务,有着让村民多渠道取得收入的经济组织……城关镇“三集中”新村的生活成为观摩组成员当天讨论的热点。
流光闪烁的水晶灯、舒适宽敞的沙发、一应俱全的现代化电器……走进村民杨敏珍家,观摩组成员连呼“太幸福了!”这只是城关镇“三集中”新村村民生活的一个缩影。为了彻底解决湟源县峨头山等6个脑山村的实际困难,湟源县实施了“三集中”集中搬迁,建设“三集中”新村。新村广泛使用节能技术,每户均安装节能火炕、取暖火墙。目前,140户住宅楼和160户自建平房农户已全部入住。观摩组成员在感慨新村基础设施完善先进的同时,更对新村采取的建设农家乐、民间工业园、畜牧基地等“多行业分解劳动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赞叹有加。“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这不仅仅是为农民提供了过幸福生活的硬件,还从根上解决了让农民持续过好的难题,这种做法很有特色,值得借鉴。”一位观摩组成员如是说。 (作者:盛楠)
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size+'p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