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西部大开发10年来,我省水上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水上运输完成客运量35万人,客运周转量550万人公里,分别是1999年的6倍和10倍。水运业已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新兴力量。
我省属非水网地区,水运业发展长期较为落后。但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发展水上运输和观光旅游的后劲很足。上世纪90年代初,省交通厅开始着手河湖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航道开辟,水运业开始起步。2000年以来,随着全省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水上客运量的逐渐增加,该厅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和配套服务设施,使水运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上亿元,在青海湖、贵德、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5个重点水域,建成龙羊峡港、青海湖151、二郎剑、鸟岛、贵德港等10个码头港点,并形成了青海湖、李家峡2条水上旅游环线。全省通航总里程达到317.74公里,拥有各类船舶及水上设施136艘。
与此同时,航政管理也日益完善。目前,全省除玉树藏族自治州外,其余5州1地1市均成立了海事管理机构;并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为青海湖、龙羊峡库区等5个通航水域配备了海事巡逻艇;通过开发建设全省《通航水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5个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的现场和远程监控。
此外,省交通部门还采取多种措施严把水上安全的源头关,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水上搜救演练等活动,使得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创造了连续18年保持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好成绩。(作者:星子 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