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和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代表、委员围绕“夯实‘三农’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李占顺代表说,《报告》中提出今年完成35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40个村异地扶贫搬迁任务;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区;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建设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这些将对我们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快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立足为园区服务、为城镇建设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水电路与基础设施建设。
韩永东代表说,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农民增收速度加快、农民积累增加、结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多地少的实际,建议把循化县作为城乡统筹,实施一体化战略的示范县进行推进;有效解决规划和建设不尽一致的问题,在规划要求、户型选择、特色打造等方面,更加注重因地制宜,防止“一刀切”现象;在推进新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的同时,要解决只建新房不见新村的问题,更加注重调动县一级的积极性,在整合政策资金、提升基础上给予县一级更大的自主权,并给予农民建房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
严金海代表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今后,我们要更加注重抓统筹、促协调,大力推进小城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以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牧区乡村医生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工作者待遇。
姜仲委员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我省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村产业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在提高,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就目前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农村的文化发展仍然处于滞后,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文化事业更加滞后。为促进我省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真正构建起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范增成委员说,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数量逐年呈增加趋势,这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但在征地工作中也伴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保障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矛盾日渐突出,其中隐藏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建议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和住房拆迁补偿标准;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作者:叶文娟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