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事业,是管理国家、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当前,我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这些对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认识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的重要意义,提高基础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
要大力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是向社会各界提供统一、权威的空间定位基准和地理信息服务,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数据量大、覆盖域宽、应用面广,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同时也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目前,我省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相对滞后,特别是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率较低,数据种类少,信息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要夯实基础测绘地理信息保障能力基础,应进一步拓展基础测绘地理信息覆盖范围,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广泛提供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省级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1:1万地形图测绘,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基础测绘工作广度和深度,提高获取基础测绘地理信息能力。
要积极推进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未来20年,我省的城市化率要达到60%以上,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数字城市数据更新速度,不断提高数据的鲜活度,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应用推广,广泛建立业务应用系统,逐步实现数字城市的横向互联以及与省、国家的上下贯通,为科学决策和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供信息服务。
要拓展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的功效,努力做好地理省情监测。未来20年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地表自然、人文地理快速变化的时期,要成功实现现代化,科学推进工业化,地理省情监测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利用地理省情监测手段,获取地表变化数据,加强信息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及时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综合、客观、权威的地理省情数据支持,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我们要将传统的测绘工作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时间点变为时间段、由测绘地表形态变为监测地表变化、由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变为报告监测信息。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分清主次、逐步推进。结合青海实际,突出解决好地理信息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加快实现地理信息从无到有,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另外在针对性地选择资源、环境、应急、城镇化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地理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成果,发挥校正更新、对比检验等作用,提升测绘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
要加快基础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十二五”期间,我省应充分汲取外省成功建设经验,抓紧对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深层次的加工和充实,启动“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这个平台,有效提高我省地理空间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我省信息化建设的共建共享机制的形成,为政府管理、决策、监控提供更加科学、准确、及时的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国家、省、市地理信息资源的上下贯通和横向互联,基本建成由“一个网、一张图、一个平台”组成的数字青海,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灵性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水平。
要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信息化测绘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测绘功能由生产型向数字化、服务型转变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青海测绘实现由传统测绘向信息化测绘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到2020年,我省应基本建成完善的全省统一、高精度、动态的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现势性好、品种丰富、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基于航天、航空、地面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实时分布式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动态获取体系;基于一体化、自动化、集群式地理信息处理体系和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和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体系,为我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坚实基础。
要加强应急测绘系统技术装备建设。非典防治、玉树地震、格尔木温泉水库出现险情,测绘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基本的测绘服务。由于我省基础测绘队伍主要承担战略性测绘任务,不具有快速机动、专业化的应急测绘装备和相应人才,缺乏应急地理信息数据整合、集成、表现以及集中服务的相应队伍,难以有效承担公共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工作。加之我省基础测绘资料短缺,现有资料陈旧,导致临时工作量大,曾出现了成果提供不及时、不全面的困窘状态。在推进青海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建设中,要把应急测绘服务系统技术装备建设作为重点内容。要规划建设全省性应急测绘服务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在开展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技术装备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重点应装备航空遥感飞行平台、数码航摄仪、雷达测绘车、野外宿营车、影像快速处理系统、制图综合处理与快速输出系统、大场景三维仿真系统等技术装备,提高应急能力。(董永弘 省测绘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