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回族自治县生强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在二塘乡、巴燕镇等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转包土地1.12万亩,连接农户872户,耕、种、收全部实行机械作业,种植油菜、马铃薯等优势农作物,极大地带动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该县特色农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年前,该县出现了第一批农民经纪人,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但一些集体组织统不起来,政府部门包不了的事急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化隆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并呈现出发展的多样性,经营领域涵盖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等行业。
该县遵照"发现、培育、引导、规范、管理"的方针,县农业和科技局通过前期考察、培育、政策咨询、业务指导、骨干培训、登记备案等工作,引导和扶持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截至6月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1个,成员(会员)4835人,涉及农户2643户,带动农户8912户,实现产值1043万元,带动农户10431户,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3153元,较非成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7元。
与此同时,一批以特色杂果、青稞、油菜等农产品运销为重点的农民经纪人不断涌现,年贩运农产品10万公斤以上的农民经纪人已达65人,年运销农产品1160万公斤,加上合作经济组织和初级加工企业的收购,农产品年运销量达到1880万公斤,有利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目前,该县各类专业村达到42个,涉及全县7个特色产业,各类农畜产品28个,完成特色农产品总产量1780万公斤,实现总产值283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8元。打造了一大批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如甘都镇水车的地膜辣椒,群科镇团二、则塘的大棚韭菜,日兰的烟叶、格尔么的西瓜,牙什尕镇完干滩的杂果、宗尕塘村的中药材,石大仓乡铁一、铁二的优质马铃薯,昂思多镇关沙的优质葱蒜和谢家滩乡西门泉的大棚蔬菜等。“一村一品”已成为化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色现象,形成了产业类别较全,参与户数众多,带动效益显著的可喜局面。另外,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12家,各类农牧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合作经营等形式,连结农户872户、基地1.12万亩。(作者:李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