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记者从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了解到,按照初步拟定的《西宁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西宁市将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注重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公园、广场、路灯、栏杆等,讲究整体和谐、艺术品质和文化个性。
一首歌、一本书、一张名片……随着西宁打造的文化“五个一”工程逐个显现成效,西宁的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西宁市将集聚整合文化资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体制传播技术创新。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健全公共文化体系、繁荣文化艺术、培育文化产业、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民族民间文化整理开发,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成覆盖西宁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会文化工作富有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文化人才体制机制更趋完善、促进新人辈出;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形成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将西宁打造成文化综合实力较强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
与此同时,西宁市还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提高市民素质,完善文化设施,加速开发和培育文化产品,在政府投入相对有保障的前提下,加快文化投入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企业投入相结合的新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文化建设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西宁市的三县和城区都将建设一批能够与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上水平、上档次的文化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大街小巷的花坛、绿地、灯饰、雕塑、植物造型等景点,让城市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此外,西宁市将实施西宁文化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政府、高校、学术界、产业界的联席制度,培养文化新人,建成西宁市文化人才库。 (作者:周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