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晾晒、出售、买车、盖房……金秋时节格尔木市的农民格外忙,但他们忙的欢喜、忙的心里亮堂。今年,格尔木市种植的3万亩枸杞有1.8万亩进入盛果期,全市枸杞总产量达到2110吨,产值突破了9000万元,有1021户枸杞种植户销售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其中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218户、20万元以上的有58户,46户农户致富后购买了轿车,1278户农户通过枸杞产业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
自2007年试种241亩枸杞田大获成功之后,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格尔木市形成了一整条种植、管理、服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枸杞产业发展链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其中,首要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枸杞种植规模、种植方式、种植补助、筹资等多项政策扶持枸杞产业发展。其次,全市从2009年起,通过组建专家组、建设试验示范基地、选聘科技指导员、建立科技示范户,在全市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为枸杞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科技服务基础。
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中,格尔木市开始大面积推广枸杞优良品种、推行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使该地区枸杞种植管理水平迅速提升,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枸杞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扶持和创新。根据农牧业生产实际,格尔木市聘请省、市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筛选出了枸杞产业作为该市的主导产业,“宁杞1号”为枸杞主推品种,并设立专业首席专家,明确了实施农技推广的各项主推技术。同时,选派15名科技指导员分期分批参加省级和省外培训,学习产业发展技术和推广改革建设经验。在生产关键环节、重要农时以及农牧民需求时,科技指导员及时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服务,认真落实首席专家技术方案,统一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使农牧业标准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为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顺利实施,格尔木市结合工作需要制定了“六项制度”,通过分解任务、划分区域、明确责任,督促科技指导员深入130户科技示范户和两个示范基地开展科技培训、示范、展示工作。还将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岗位人员纳入业务管理范围,使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农技推广人员。
以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社会化农技人员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已在格尔木市形成,其服务机构覆盖了全市枸杞主产区,并为引导、服务枸杞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按照产业首席专家制定的推广计划,格尔木市级专家、技术指导员结合当地农民需求和生产发展需要,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实训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2期,培训农牧民560人次,组织农牧民群众1100人次到2个基地参观学习,为主推技术入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10个示范户,严格技术方案组织生产,辐射带动周边10户农民使用主推技术进行规模生产,以“宁杞1号”主导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主推技术在所在产业的覆盖率达到85%,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全市主导产业中的入户率达到95%。枸杞单产由2009年的34.7公斤增长到2010年的127公斤,总产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211万公斤,产值由1400万元增加到9000万元。 (作者:罗连军 格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