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玉树地震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响应号召,全力以赴参与到抢险救灾的行动中,各生产、装备和运输企业,道路管护和交通指挥系统,电力水利保障系统,公安消防系统等企业和行业,迅速行动、精心部署,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成立各种青年突击队,奔赴灾区,大力开展搜救伤员、抢修道路、疏通交通、运送物资等突击救援工作,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搏斗的生死较量,在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支“青年突击队”的广大团员青年大力发扬“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挽救人民生命财产、确保道路通信运输畅通、安全生活保障、承担灾后重建工作任务等方面冲锋在先,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为宣传和展示玉树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扎根高原、艰苦奋斗、顽强拚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激励和引导更多团员青年以实际行动投身灾区重建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共青团青海省委命名表彰了水电四局抗震救援青年突击队等37个青年集体为青海省抗震救灾优秀青年突击队。目前,各支青年突击队正在共青团组织的团结带领下,为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灾后重建工作任务而默默奉献着。
水电四局青年突击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指挥部第四工区,是中国水电四局有限公司下属的基础处理分局在玉树的施工管理团队。基础分局承担玉树灾后重建任务之后,全局动员,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现在这支25人的队伍,其中青年19名。正是在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奉献的努力奋斗之下,第四工区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800米,交通不便,物资缺乏,条件艰苦。第四工区的青年职工们接到玉树援建工作安排(包括6个新分配大学生在内)没有一个心怀怨言,均是毫不犹豫的上了高原。自6月28日进驻玉树以来,第四工区指挥部鼓励广大青年,确立了“身先士卒,扎根玉树”的行动方针,迅速投入到营地建设的工作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实事求是的制定工作计划,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以又快又稳的完成建设任务为目标,制定了合理的工作计划,做到安全效率两不误。
在营地建设过程中,广大青年职工克服了高原反应、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条件艰苦,施工人员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最终全面完成了第四工区指挥部营地住房、通讯、网络、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板房52间,自来水水池两列,厕所、浴室各一间,污水池、化粪池各一座,完全具备了生活、办公条件。8月1日建军节,驻地武警六大队四中队全体官兵在营地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指挥部营地正式落成,为下一步重建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工区25名成员之中,有6名新分配的大学生青年。7月16日,新大学生抵达临时营地,工区举办了简单而温馨的迎新大会,与大学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之后又组织了入场教育与培训,使大学生能尽快适应高原的工作环境。8月15日,工区指挥部组织安排新分配的6名大学生与6名党员结成师徒对子,帮助大学生转变身份,适应环境,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结果令人欣喜。大学生青年很快便适应了工区的生活,工作认真,且富有钻研精神,身具理论特长的他们在实践中很快便能上手,并且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初上高原,便包揽了营地建设的全部电路铺设工作。营地建成之后,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工作之中,以积极的心态虚心学习业务知识,勤学好问,正在向独当一面的人才成长。已经在各自的岗位暂露头角,迅速成为玉树灾后重建的重要的新生力量。
由于种种原因,第四工区施工项目临时变更为玉树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宿舍楼建设。面对青海省建设厅和水电集团一份份关于加快施工进度的文件,在其他工区已经先行施工的情况下,为不拖累整体进度,第四工区指挥部精心谋划精心组织,以青年成员为主力,以“奋起直追,后来居上”为口号,发起赶超行动。
玉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幻莫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第四工区青年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工程办主任尹震宇的带领下,青年职工加班加点,日夜奋战,风雨无阻。8月21日,首战告捷,基础基坑开挖工作圆满完成,速度与质量均得到了玉树质检单位的肯定。此后又一鼓作气,再接再厉,20天时间便完成整个宿舍楼群项目的基础浇筑工作,跟上了整体援建工作进度,创造了一个速度传奇。目前,第四工区已经完成地面一层脚手架搭建工作,全面转入了地面施工阶段。
在工作中,青年突击队迎难而上,工作热情高、思想进步、吃苦精神强,已成为施工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在项目建设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承担了急、难、险、重各项任务。结合工程特点,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文化、业务学习活动。针对遇到的施工技术问题,经常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定、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在技术方案优化上,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成功地实现了一些很值得推广的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
玉树援建的工程量相当艰巨,时间急、任务大、压力重,面对严峻形势,从8月20日起,第四工区青年突击队加入水电集团“大干六十天”劳动竞赛,现在正以按期完成节点目标而努力拼搏。在指挥部部的组织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以安全、高质、高效为目标,积极参加各项劳动竞赛,在竞赛中挥洒青春和汗水。
青海省电力公司青年突击队——废墟上,挺立的电建铁军
4.14地震发生后,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承担了抗震保电的工作任务。青海电力公司团委高度重视,为确保完成工作任务,迅速组织团员青年成立了“青年突击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地震过去仅仅40个小时后,首批两条抢修线路就开始了带电运行,为地震灾区的政府、军区、武警驻地医院等重要部门恢复了正常用电。在灾区的七天里青年抢险突击队员们,共计排除地震造成的电网运行故障220项,修复五条10千伏输电线路共计40.6公里,并且全部带电运行。4月21日,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圆满地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交给的抗震保电任务。在抗震救灾一线,所有青年抢险突击队员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顽强作风,为灾区人民摆脱长夜黑暗的焦虑,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加速进行不懈努力。
7月31日,国家电网公司玉树灾后重建暨110千伏结古变电站开工仪式隆重召开,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承担了该工程的建设任务。110千伏结古变电站海拔3682米,是玉树地区的首座110千伏变电站,它的建成将极大的加强玉树电网与青海电网之间的联系,对提高玉树电网结构,保证灾区重建用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完成这项意义重大的工程,公司选派了33名技术高超、作风优良的青年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建设,公司团委专门为他们授予了“玉树电网重建青年突击队”的旗帜。
小祁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8月15那天,变电站基础浇制施工工作正进入关键时刻,不料风云突变,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地面狂风骤起,扬起的沙尘铺天盖地,能见度不足两米。突击队队员的身上、脸上,甚至口中都充满了令人心悸的沙尘,个个都变成了“兵马俑”。 “青年抢险突击队员”队员小祁在11米高的电杆上,忍受着扬尘的侵袭,坚持完成了工作,一下电线杆他就一阵剧烈地咳嗽,眼泪顿时冲刷出了两条“流沙河”。
青年抢险突击队员小王,有一天在沙尘弥漫的恶劣天气中连续干了十余个小时,这时天色已黑,气温骤降。项目部领导打电话劝他赶快回来,但却始终不见影踪。直到次日凌晨三点多钟,他和其他抢修队员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驻地,面对领导心疼地“批评”,他说:“我何尝不想早一点回来呀,可是今天的工作任务,我不能不干完,何况灾区的群众等着照明啊!”朴实无华的话语,让在场的同志们都非常感动。
青年抢险突击队员小任在抗震保电抢修现场,抢着干最危险,最繁重的工作。连续的劳累工作,终于让他患上了严重的感冒,而在海拔3800米的玉树地区,感冒意味着高原反应随时可能夺取他年轻的生命,领导让他回西宁修养,临走之前他给32名队友发了一条短信“很遗憾现在要回去了,请你们帮我多干一点活,让玉树人民早日用上电。”朴实的话语感动的在场每一位员工。目前110千伏结古变电站,围墙基础砌筑完成100%,主控制室基础混凝土浇筑100%,110kVGIS室基础模板及钢筋安装70%,33名青年突击队员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他们说:“在青年突击队旗帜下,身为光荣的青年突击队员,我们将继承青年突击队精神,为玉树电网重建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7月,玉树地区进入了雨季。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雨战成了突击队员的家常便饭。他们在佩带雨具坚持正常施工的同时,更多的是采取雨季施工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他们设立防滑措施,用砂石铺路,保证施工道路畅通。在基坑四周用土进行围护,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内。在钢筋车间搭设防雨棚,在防雨棚内进行钢筋加工,并设排水通道,防止积水后钢筋被水浸泡,造成钢筋生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模板内积水采取正确的排水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保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前预备足够的原料,不因雨天对施工造成影响,同时采取雨季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对临建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电源等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和加固。
夜战也是突击队员的家常便饭。由于工期太紧,项目部组织有限的人力,进行两班倒昼夜作业。每天夜里,施工现场依然灯火辉煌,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紧张忙碌的施工景象。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施工现场,大家总能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李生君,是土建施工队的队长,别看他身材魁梧,其实健康状况颇令人担忧。他的父亲李连俊舍弃了舒适的退休生活,来施工现场帮他料理材料工作,共同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孩子压力太大了,整夜睡不着觉。有时梦里也在喊,大家再加把劲呀!” “他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如不能按期完成土建施工任务,怎么向灾区人民交代啊!”每每提及儿子,李连俊的脸上表现出的除了担忧就是责任。这对父子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成为了每一位土建施工人员的精神动力。
同他们一样,还有一位日夜兼程始终奔波在路上的司机,他叫张申杰,今年47岁。从6月10日到现在,他一天也没有休息过,要么驾驶五十铃双排货车,要么驾驶东风大型货运卡车,在西宁、大通等地装货,然后长途跋涉,行驶将近20来个小时,到达玉树项目部,在项目部卸完货,又载上空氧气瓶、乙炔瓶,马不停蹄赶回西宁。截至目前,他已经在西宁与玉树之间跑了8个来回,行程达一万二千多公里。
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青年突击队——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建设的排头兵
中国铁建唯一在青企业——二十一局集团四公司在玉树发生地震的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召开抗震救灾工作紧急会议,成立了玉树地震救援工作小组,部署救灾工作。公司设置了24小时值班电话,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公司迅速统计可以调配的救援设备迅速集结准备,听候调遣;紧急会议一结束,公司党政工团联合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捐款倡议,截止16日下午4时,职工捐款已超过十万元。中铁二十一局抗震救灾先遣组一行10人于4月15日下午6时奔赴玉树,送去价值40万元的救灾专用帐篷100顶、500床棉被、2台发电机、200箱矿泉水及部分生活用品。大家一路上经历多次余震,小心保护好救灾物资,终于把救灾物资顺利送到灾区一线。受到青海团省委表彰的全省37个抗震救灾优秀青年突击队中,四公司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榜上有名。
公司把玉树救灾情况随时向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汇报,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股份公司委托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向青海玉树灾区捐款500万元人民币。4月16日12时15分,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大楼门厅前,在简短的专项捐款仪式上,二十一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克勤将写有“中国铁建向青海灾区人民捐款500万元”的红色捐款牌交到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手中。
4月17日,四公司又接到青藏铁路公司紧急安排,要在西宁站货场内建设铁道部救灾物资转运指挥部,作为救灾物资的信息采集与配发处理中心,确保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该工程于当晚18时开工,必须确保19日18时全面完成。接到紧急通知,四公司周密部署、紧急组织,迅速调集100多人,大型机械设备20余台,组成青年施工突击队,全力以赴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公司领导深入一线,跟班作业。参建干部职工心系灾区,争分夺秒,昼夜奋战,于4月19日下午16时提前2个小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受到了青海省政府领导及青藏铁路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
4月23日,铁道部、青海省联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承建西宁北货运中心应急工程,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随即发出了“举全局之力,会战应急工程”的动员令。四公司再一次冲锋在前,请命参战;四公司副总经理卢长德临危受命,担任西宁北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常务指挥长,全面负责西宁北抗震救灾应急工程施工。
指挥部认真贯彻铁道部、青海省、青藏铁路公司决策部署,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体参建职工想灾区所想,急灾区所急,保灾区所需,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以应急的精神、应急的措施、应急的姿态,打破常规、倒排工期、攻坚克难、组织会战。
5月6日,西宁北货运中心抗震救灾应急工程指挥部举行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共产党员工程”、“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共青团青海省委副书记初军威、青藏铁路公司常务副书记李力、副总经理江泽海、西宁枢纽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越、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孟广顺、总工程师赵彦旭等领导出席活动并为“共产党员工程”、“青年突击队”授旗。
全体党团青年与时间赛跑,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当排头,树先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发挥青年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履行好应急工程使命,以一流的速度,高标准的质量按期完成应急工程建设任务,安全、优质、高效地按期完成应急任务,给青海省、铁道部、青藏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5月21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专程从北京赶来,深入工程建设一线,看望和慰问建设者。他详细询问工程进展,突击队员们生产、生活情况。并代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广大团员青年,向青年建设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在深入西宁北货运中心抗震救灾应急工程现场检查指导工作中,也对工程建设进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西宁北抗震救灾应急工程施工过程中,干部职工克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降水频繁、征地拆迁难度大等诸多困难,紧密结合现场施工实际,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细化措施目标,经过3000多名干部职工连续60天的昼夜奋战和紧张施工,西宁北货运中心抗震救灾应急工程于6月20日中午12时胜利完工,光荣实现了铁道部、青海省、青藏铁路公司制定的“6.20”工期目标。
7月6日,青海省政府向集团公司发来表扬信,信中说:“在西宁货场铁路抢运抗震救灾物资指挥部工程项目、西宁北货运中心抗震救灾应急工程的紧急施工中,贵公司施工单位识大体、顾大局,急灾区所急,保灾区所需,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以应急的精神、应急的措施、应急的姿态,打破常规、倒排工期、周密组织、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组织会战,出色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向青海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此,谨代表青海人民和玉树灾区人民向贵公司表示衷心感谢,并对贵公司全体参战人员表示亲切慰问!”
青藏铁路公司也向集团公司送来了表扬信,并赠送印有“高原铁军、应急先锋”的锦旗一面,借此表彰参战干部职工的拼搏奉献精神和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
6月20号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援建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中国铁建等4家中央企业和青海省签订了对口援建协议,之后,中国铁建援建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第一批项目开工,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作为中国铁建玉树灾后重建项目的施工主力军,继续发扬高原铁军的拼搏与奉献精神,再一次冲在了玉树灾后重建项目工程施工战线的最前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青海省玉树州考察期间,在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等陪同下,冒雨视察了位于玉树州结古镇西杭路的中国铁建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指挥部营地,亲切看望慰问中国铁建参建干部职工。看到悬挂在会议室的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视察中国铁建工地时的照片和胡总书记给二十一局五位青年技术人员的回信时,回良玉高兴地说:“你们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青年是企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不管是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还是在玉树恢复重建的施工现场,我们都能看到一面面“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伴着团旗、党旗在迎风飘扬,都能看到一个个矫健的“青年突击队员”身影在为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而勤奋工作、无私奉献。我们相信,有这样一支支坚强、上进、热爱工作的青年突击队,一定能够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援建任务,一定会让一个崭新的玉树挺立在祖国的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