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二五”期间的散装水泥供应量将达到2400多万吨,水泥散装率达到40%。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革新散装水泥的生产技术、工艺等,提高散装水泥的技术装备水平,使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经济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结合《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今后五年间,我省将在西宁市着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在海东地区,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散装水泥产业链;完善海西地区的水泥生产企业的发散系统建设,逐步建成以西宁—海东—海西为中心,沿青藏铁路、公路“三点一线”带动周边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散装水泥使用的覆盖面,“十二五”期间,我省还将在玉树、果洛、黄南三个州以及化隆县分别投资建设散装水泥配送中心,投资4000万元在全省建立20个散装水泥物流配送站。
据初步计算,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预计到2015年,全省散装水泥的年供应量将达到700万吨,年均增长20%,“十二五”期间散装水泥供应总量累计达到2420万吨,水泥散装率将达到40%,全省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能力也将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7倍。由此带给我省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除了能节约近5亿条水泥包装袋,减少水泥排放和损耗以外,还能节约大量的水、电、煤炭等资源和能源,预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将达到十亿六千多万元。(作者:关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