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海东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9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6.33亿元,同比下降1.7%;第三产业完成9.91亿元,同比增长12.4%。4月30日,海东统计局局长王海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记者: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平稳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海江:今年以来,海东地区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系列部署,结合全区实际,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逆境中寻找发展机遇。经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一季度全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工业生产已趋稳回升。经济形势总体较好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进展顺利。今年以来特别是春播时期土地墒情较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畜牧业稳中有升,一季度农业经济形势开局较好,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5.1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增加值2.45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区认真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投资增长速度快于去年同期。一季度我区共有投资项目272个,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增长67.58%,比全省高10.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8.99个百分点。
三是城乡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87.61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23.98元,同比增长24.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为全区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奠定了基础。
四是消费市场活跃。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增长20.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8%。同比实际增速提高10.9个百分点。
记者:工业生产趋稳回升从哪些方面可以得到体现?
王海江:工业生产趋稳回升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验证:
一是否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区铝、铁合金、硅铁等支柱工业影响较大,工业生产从去年9月份后开始下滑,今年元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19%,但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采取措施,增强信心,迎接挑战,2月份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69%,3月份同比下降3.34%,工业增加值增速止跌并逐月回升,工业生产形势逐月好转。
二是企业用电量逐月回升。全区工业用电量1月达到3.39亿千瓦时,2月达到6.8亿千瓦时,环比增长0.59%;3月为10.48亿千瓦时,环比增长7.92%。工业用电量逐月回升,全区工业生产向好的方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