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推动青海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访曹萍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1日 双击滚屏
      独特的地域特色、丰厚的民族文化,是青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也是青海在全国文化产业版图中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基础。随着“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到来,我省发展文化产业面临一个新的起点。如何抓住机遇,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厅长曹萍。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省振兴文化产业战略的实施,青海文化产业初成体系,涌现出一批文化产业品牌。

  “我省发展文化产业正式起步于2003年,起步虽晚,但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昆仑玉、热贡艺术、藏族织毯、民族服饰、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谈及我省文化产业的近几年发展状况,曹厅长如数家珍。近十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发展青海民族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新方法、新模式,因地制宜,大胆实践,狠抓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旅游精品剧目的生产、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培训和文化“走出去”工程,初步形成了工艺美术、文化旅游重点推进,艺术品业、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青海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2个、示范户8个,青海省三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4人,二级以上民间工艺师87人。

  曹萍兴奋地说,12月9日,文化部在天津市举行了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授牌活动。青海工艺美术厂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获准加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匾。至此,我省实际上已有6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挂牌单位,位居西部地区前列。

  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我省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

  针对金融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曹萍说,“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省金融办专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

  曹萍说,2007年省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先后投入扶持资金近5000万元,对青海文化产业大厦改造、《秘境青海》、《雪白的鸽子》文化旅游剧目创作演出以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对全省热贡艺术、堆绣、石雕、剪纸、石艺等示范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从源头上有力地支持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加快了我省文化产业多业态、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步伐。

  随着我省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带给人们诸多启示。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民族歌舞、热贡艺术、传统手工艺、工艺美术等赴韩国、美国、英国、新西兰、墨西哥、肯尼亚、贝宁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有力地宣传了青海的民族民间文化,提升了青海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同时,每年组织文化产业单位参加“西部文博会”、“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等一系列大型展会活动,连续举办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推动文化资源与资本、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意义,曹萍指出,一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只要我们善于在市场化、产业化、科技化上不断取得突破,就能够开辟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途径;二是越是发展文化产业,就越是感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和紧迫。文化产业根植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和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践表明,只有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厚土壤中,才能开出灿烂的文化产业之花,结出丰硕的文化产业之果;三是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产业工作的首位。文化以求真、求善、求美为自身的终极目标。文化产业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社会发挥出正面效应,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越是强化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作用,越要依法加强对文化内容的引导和监管。

  展望“十二五”,我省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来,我省研究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为引领,通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着力引进和培育产业层次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产业聚集,实现集约化发展。”曹萍说,“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省将以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引领,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七大民族文化产业群,即以藏羊集团和伊佳为龙头的民族服饰产业基地;以黄南热贡艺术为龙头的唐卡产业基地;以互助、循化、贵南县为龙头的民族刺绣产业基地;以格尔木为龙头的昆仑玉产业基地;以西宁新之奇工艺装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现代工艺礼品产业基地;以湟源、湟中、大通为龙头的皮绣、农民画、皮影基地;以西宁、平安、贵德为龙头的奇石产业基地。”

  曹萍强调:“未来五年,我省将着力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合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新兴业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信具有勃勃生机和独特魅力的青海文化产业,必将会为‘十二五’时期青海经济建设开辟新的空间,贡献新的力量。”(作者:王琼瑶)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领导干部要把好过节关
下一篇:“十一五”期间青海卫生总费用增长2.7倍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技术创新]百分通联进团购市场 高品质服务诠释团购
[政策法规]关于印发《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
[财政厅]关于中央预算单位2011年深化国库集中支
[时政要闻]辽宁女巨贪罗亚平一审判死刑 曾被称“土
[时政要闻]公职人员强权雷语频出 自称弱势背后或藏
[时政要闻]调查称八成人认为存在汉语应用危机 专家
[时政要闻]新华时评:不得以任何借口触碰耕地红线
[时政要闻]栗战书:科学发展要有好的政治生态
[时政要闻]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强烈呼吁有关方保持
[时政要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大会
[时政要闻]破解城市看病难需对公立医院“动大手术
[时政要闻]年终特稿:2010年,中国反腐倡廉制度建
[时政要闻]陈浩明、黎延坤任佛山市三水区副区长
[时政要闻]公职人员自称“弱势”反衬制度监督渐强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