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到盐湖资源循环利用,近到我们餐桌上的无污染食品开发,“十二五”期间,我省科技部门将依托“123”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紧紧瞄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新能源经济和民生经济等四大绿色发展板块,以绿色科技引领未来5年我省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省科技将在生态经济发展上大有作为,建设“中藏药开发技术”“生态畜牧业资源开发技术应用”“高原生态保护技术”“现代农业资源开发技术”“高原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等一批技术创新基地,重点发展高原特有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加工,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的采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提取以及产品研发平台建设等产业化关键技术,构建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业链。
以推进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开展以草原恢复、防风固沙、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推进畜禽品种改良,支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促进畜牧业向集约化转变,组织实施良种及高效配套技术、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技术、农牧业信息化与标准化科技工程。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方面,重点支持盐湖、锶、有色金属等资源的精深加工技术,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新技术,矿产资源环境友好型开发技术。积极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有资源优势的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的新产品、新工艺及适应性研究,重点突破锂、镁及其合金产业化开发技术。“十二五”前,建设“太阳能与晶体硅技术”“高海拔风能利用”等技术创新基地将是我省科技支撑新能源经济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将推进农牧区用能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建设新能源基地。同时,我省科技部门还将积极开展光伏电源新材料的研究、风能利用发电技术研究、生物能源利用的技术研究,提高我省新能源的利用率。谋划一批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建设项目,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科技在民生经济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构建以宽带无线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高效、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广泛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支撑的民生科技服务平台,推进“智慧青海”建设。推进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社会服务等领域的科技进步,积极推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保健技术发展。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会展、物流、文化、教育、体育、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在青海高原绿色食品开发方面,省科技部门将继续支持以“可可西里”“绿草源”“青海湖”“青海青”“天露”等品牌为代表的我省冬虫夏草、人参果、枸杞、沙棘产品、牛羊肉、乳制品等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以人无我有的唯一性、人有我优的优质性、人少我多的稀缺性,让这些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越来越显示出青海绿色的魅力。(作者:李锦 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