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族自治州以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畜牧业增长方式两个转变为核心,积极坚持分流牧业人口与核减牲畜相结合,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突出一个“实”字。
针对果洛州社会发育程度低,信息闭塞,牧民思想保守,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生态畜牧业建设阻力较大的实际,今年6月初,该州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生态畜牧业建设点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果洛州2010年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方案》,从总体思路、建设任务、坚持原则、建设模式、建设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进度、经费安排、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10个方面对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
各县依据州政府安排,在摸清基础数据、盘清家底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社情和民意,广泛征求牧民意见,编制了实施方案,确定了示范点建设项目模式。同时,结合游牧民定居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工程建设,认真总结多种形式的草场流转经验,加快建立规范的草场流转机制。
目前,全州75个示范和启动村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方案已全部编制完成,各县依据本地实际情况,确立了各地的建设模式。尤其是玛多县的玛拉驿牧委会、久治县的索乎日麻牧委会和智青松多镇沙柯河牧委会开展种羊、种牛的繁育输出工作;甘德县岗龙乡岗龙牧委会整合资金筹建奶源基地,实行股份制合作;达日县明确了草场、牲畜折价的标准;玛沁、班玛县成立了奶类加工、蔬菜种植、劳务输出、交通运输等专业性的合作社,并有效开展工作。(作者:寇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