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周平在全国“两会”建议,国家通过政策引导把东部优势产业向西部转移,加快西部落后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张周平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有所加快,但工业经济总量不大,2009年,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71.5%的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16.9%。制约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体制因素,西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的来说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行政管理高度集中,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尚未理顺。此外,西部地区在科技方面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除陕西、四川和重庆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外,其他9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低。
张周平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要通过政策引导,将东部优势产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向西部转移,并指导西部地区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实际情况,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通过利用东部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国家应对承接国际产业进入西部地区进行相应指导,使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承接技术转移相结合,并逐步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的转变。 (作者: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