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印象
青海新闻网讯
党的建设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在柴达木盆地,素有海西“小江南”之称的乌兰县,打破党的建设工作城乡分离状况,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整合党建工作资源,推动了城乡党建协调发展。
村居联建——城乡协调发展
乌兰县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实施党组织农村和居委会联建,成立社区党总支。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把“双强”型干部选进了联建党组织中。工作中,党总支既注重发挥原社区干部在观念、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特长,又注重利用农村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社区、村、薯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三者之间形成了“责任共担,活动共办,实事共做”的工作格局。
社区党总支打破城乡、行业、身分和所有制界限,实行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新成立的薯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下岗职工、城镇居民参加合作社的产、供、销服务。社区党总支发动居委会党员干部和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投资30余万元,在城乡结合地段一处原来的垃圾坑上修建了占地18亩的废旧物品交易市场。把在县城从事电焊、售煤、废旧物品回收、旧货买卖的个体商户统一安排到市场营业,既美化了县容县貌,完善了市场管理,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企地共建——实现双赢发展
乌兰县铜普镇是个半农半牧乡镇,庆华煤焦化园区就建在这个镇上。为了让企地共建真正落到实处,乌兰县委任命园区党总支部书记、总经理任铜普镇党委副书记,铜普镇党委书记担任园区党总支副书记。
交叉任职以来,被园区占用的牧道,经过协调,重新开通了。由园区协调解决了因排水淹没牧民的4008亩草场的饲料补偿金120万元。园区为当地解决剩余劳动力600余人,投资70万元用于镇政府机关建设,为全镇100名贫困儿童资助了2万元助学金,并为学校资助5000元。
在乌兰县,实行企地党组织共建的不仅仅是铜普镇和庆华集团。大柴旦矿业公司出资4.5万元,为希里沟镇河东村购买生产母羊;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万元,解决希里沟镇西庄村煤厂经营用房建设资金,为东庄村农田灌溉截流水改建项目提供资金5万元;京柯盐业公司为柯柯镇东村帮扶2.1万元,弥补了这个村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缺口……
城乡一体——创和谐新局面
2008年8月份,在乌兰,凶猛的洪水已经退去,但全县上下没有一丝松懈,不但全县机关干部、党员放弃了双休日,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园区、青海盐业公司柯柯分公司等企业也积极配合镇党委深入村户、铁路沿线、企业周边地区等重要地段进行排查。
感受着这种和谐气氛,谁能想到以前企业和村民为了治安、过路引发的种种纠纷呢?
构建城乡一体党建新格局,党建工作一体规划,党建资源一体配置,党建事务一体管理,党建服务一体开展,党建考评一体进行。促进了农牧区党建、企业党建、机关党建、社区党建及其他领域党建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