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海省交通厅党委书记、厅长杨伯让
大地回春,又一轮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展开。新任务面前,交通部门将怎样面对困难挑战,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保障公路建设和道路“三保”。日前,记者走访了青海省交通厅党委书记、厅长杨伯让。
“虽然目前的形势紧、难题多、压力大,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各项任务。这信心和能力源自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支持青海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大略方针继续实施的黄金机遇期、源自于公路交通‘十一五’期间奠定的坚实基础,更源自于历经一系列难事急事险事磨练形成的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以及全交通系统干部职工默默无闻、团结拼搏的奉献精神。”杨伯让字字扎实,他表示将以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以新的姿态应对新的挑战,用新的、科学的方法,组织建设好公路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道路“三保”,为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贡献“交通人”的力量。
谈及作为灾后重建最主要物资运输通道的国道214线共和至玉树公路改扩建问题,杨伯让说:“共和至玉树公路大部分路段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三江源地区,多年冻土路段达190公里,为公路总里程634.84公里的30%;设计桥梁和隧道建设长56公里,占总里程的9%。建设中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公路建设难题,的的确确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据杨伯让介绍,自去年下半年起,交通部门就精心策划,超前运作相关工作。首先在全系统范围选调35名政治素质强、专业技术过硬、具有在多年冻土及高寒地区施工管理丰富经验的人员组建了共和至玉树公路建设指挥部。鉴于玉树地区公路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项目工可研阶段注意吸纳国内外多年冻土地区设计原则、处理措施、施工控制的科研精华,并在全国选择技术力量强、具有丰富研究、设计、监理单位做多年冻土路面桥涵、隧道设计、施工规范、监控检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
根据总体安排,今年玉树灾后重建要完成65%的任务。交通部门在进行交通发展常规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灾后公路建设和恢复重建保通保运工作。经测算,今明两年将有大批物资和人员通过道路运输进入玉树。面对严峻考验,杨伯让这位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余震连连、险象环生的现场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老“交通人”,也深为长期、艰巨的道路“三保”而感责任重大。“必须科学组织、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做好做细做扎实‘三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贡献交通人的力量。”杨伯让坚定地表示。
杨伯让介绍,为保证重建物资、人员的高效、安全、有序运输,交通部门制定了详细方案。目前,相关责任人员已分赴相关单位,调查了解重建物资种类、数量、运输需求、供应时限及各方合同签定等情况,在实行现场源头监管的同时,根据运输计划信息,对符合装载规范和运输要求的车辆,及时核发省厅制发的免费通行证。省路政、运管等部门也积极会同国道214沿线相关州、地、县公安、交警部门,启动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动机制。公路沿线还布设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机动车专业维修救援服务点,随时为运输车辆提供优质服务。“一纵一横两联”生命线公路通道中的“一纵”国道214线共和至玉树公路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将于4月底开工;经去年拓宽整治的“一横”省道308线玉树至不冻泉段,在灾后重建期间可保持道路畅通;玉树至囊谦以及“联一”省道312线珍秦至称多段、“联二”省道309线多拉麻科至杂多段完成初步设计,上半年可开工建设。同时,农村公路灾损路段的修复、客货运站场以及公路道段等设施修复重建工作都将陆续展开。(作者:贾 明 冯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