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实现突破性发展
2010年8月,有中央新闻媒体报道:青海省创新西部省份招商引资新模式,成立招商引资联席会议,15名省级领导干部领衔重点招商引资过千亿元。
确立全省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省级领导领衔重点招商项目制度,按照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谋划落实项目,2010年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方式不断创新,招商项目之多、数额之大、质量之佳、成效之好,创历史之最。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逐步积累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潜在“能量”。
一
2011年3月28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短短一年时间内,由省厅级领导领衔,联席制度护航的青海省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呈现出大招商的崭新格局,并在前进的道路上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会议通报,2010年,青海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目标18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1.53亿元,超额完成6.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7.3%;“青洽会”共签订合作项目116个,总投资额746亿元,截至去年底,已开工建设的项目66个,到位资金84.31亿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48个;我省与26家中央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设项目80个,总投资额1230亿元,截至2010年底,有10家央企的11个项目开工建设,17家央企的40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到位资金35.71亿元,……
这是新思路开辟的新天地,这是新举措绘就的新篇章!
去年初,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全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我省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省领导领衔重大招商项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招商局,由省长骆惠宁担任召集人,主要研究审定全省招商引资工作规划及政策,研究确定全省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和重要经协活动,协调解决重点招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协调落实需要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重要事项。同时,为加大重大招商项目洽谈、落实过程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协调力度,促进重大招商项目的尽快落地,提高招商成功率和招商工作效率,由骆惠宁省长动议并亲自领衔重大招商项目,省政府每一位副省长都领衔重大项目,并邀请省人大、省政协经济领域的领导也参与此项工作。
根据联席会议要求,2010年提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96项,其中:产业项目71项,投资总额1173.45亿元;矿产资源招拍挂项目25个。按照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我省谋划落实项目的产业类别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矿产开发、农牧业产业化、轻工纺织、园区建设、文化旅游、金融等领域。其中循环经济项目投资额占75.6%,绿色经济项目投资额占26.2%;落实项目地区主要分布在六州一地一市和青海湖景区;落实投资主体主要是中央企业、省属国有企业合作投资、省外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及其它。
二
当时,所有人都怀着期盼的心情在翘首以待;今天,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累累硕果所振奋鼓舞!
截至2010年底,已落实项目50个,项目落实率达70.4%(不含招拍挂项目),投资额1044.4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9%。其中,年内开工项目34个,开工率68%,到位资金47.62亿元,资金到位率8.6%;正在推进落实的项目21个,投资额128.99亿元。
省级领导领衔招商项目37个,其中,已落实31个,项目落实率达83.8%,投资额996.21亿元,占94.2%;年内开工项目21个,开工率67.7%,投资额523.21亿元,到位资金42亿元,资金到位率8%;正在落实的项目6个,投资额61.58亿元。
责任单位已落实项目19个,项目落实率达55.9 %,投资额,48.25亿元,占41.7 %;开工项目13个,开工率68.4 %,投资额33.66亿元,到位资金5.62亿元。资金到位率16.7%;正在落实的项目15个,投资额67.41亿元.
此外,《201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责任分解意见》中提出了25个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青洽会"期间,省国土资源厅对调整后的19个矿业权进行招拍挂(其中15个探矿权,4个采矿权),有43家省内外企业(其中省外24家,省内19家)参与竞买,6个探矿权项目成交,成交额2175万元。
新举措的出台反映出省委、省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同时也表明对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带领全省人民奋力抗击玉树地震灾害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政策、法制和行政等环境的建设,并将这一工作作为吸引资金、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保障下,省外、国外投资不断增长。外商投资领域涉及有色金属、水利水电、盐湖开发、农牧业、房地产和餐饮业。这些外资的引进不仅加快了青海的开发进程,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全省各地区、部门和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依托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更加增强,对开展跨区域经济协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已成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共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以及"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三
为加快我省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省政府和各州地市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在营造良好行政环境的基础上,陆续颁布了更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资产重组政策和规定。作为全省优化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省各有关部门变管理为服务的意识普遍增强。省工商系统和西宁、海东等地推行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限时服务"制度,进一步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青洽会"签约项目的"绿色通道"制度、主要领导行政责任制度、跟踪服务制度、定期统计制度,为会议签约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保证。部分地县推行的重点项目领导联点责任制、并联审批制、部门定期协商制,有效防范了推委、推延、扯皮等情况的发生,不断优化的软硬环境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者。
2010年,我省还精心举办环湖赛、大美青海-台湾行、世博行等活动,不断提升青海对外形象。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犹他州、英国兰开夏郡建立友好关系。第十一届"青洽会",我省首次面向央企开展项目对接,突出绿色发展主题,着力打造全新招商新平台。期间,分别与中国铝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签订煤电铝一体化、新能源与新材料开发、木里煤矿勘探开发与煤化工等项目协议,引进强势战略投资者取得重大进展。此次展会,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在会务筹办、展厅布置、省区邀请、客商接待、项目洽谈、信息交流、宣传报道、安全保卫等工作中积极主动、精心安排、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
回眸过去一年走过的招商引资之路,青海人在新思路的引领下不断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开放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进展。
省长骆惠宁曾在今年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开放中的青海,正在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潮流中,彰显着自己的蓬勃生机。我们坚信,已然形成的全省大招商的新格局,必将引来百川汇成河!(作者:解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