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宁市委督查室、市纪委、市环保局联合成立督查组对全市创模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后,发现能耗指标过高、部分企业自备水源关停工作滞缓等问题已成为我市创模攻坚难点,就此,督查组对创模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六大难题成为创模绊脚石
据了解,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均是创模的重要指标,但是此次督查发现,此工程由于后续资金不到位,已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我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这三项指标是制约我市创模的主要瓶颈指标。同时,我市相关部门虽然已经加大了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力度,但是要实现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0%的目标任务,还面临6万吨/日再生水利用项目没有纳入规划和项目安排的问题,部分企业自备水源关停工作滞缓,节水降耗工作难度较大。并且,青海省危险废物和西宁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工程目前还处在选址阶段,要完成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机动车尾气检测率距离创建指标相差26个百分点,加强机动车尾气管理迫在眉睫。
多项措施促进创模深入开展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市环保部门建议各地区、创模各责任单位,争取将创模重点项目纳入中央和省级规划项目,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创模重点工作、重点指标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对跨地区、跨部门的难点、焦点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实行联合督查;根据国家新的产业政策,对全市耗能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制定降低能耗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制定全市工业企业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工作方案;加快市区排污口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争取年内形成减排量。加快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水回用工程和污泥处置工程前期工作。摸底调查全市小河流、小沟渠基本情况,制定综合整治小河流、小沟渠垃圾堆放和水质黑臭现象工作方案;加快青海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西宁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项目的前期工作,重新确定工期,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并投入营运;加大机动车年检管理工作,制定提高使机动车尾气检测率的具体措施办法。(作者: 荣丽君 王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