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2日召开的中共青海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代表省委全面总结了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并就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巩固和加强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切实做好明年工作作出了总体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骆惠宁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面对玉树强烈地震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开拓进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取得了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成绩,一些主要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经济社会进一步迈入“四个发展”轨道,呈现新的特征、新的亮点:一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成效显著,建设新玉树的画卷进一步展开。二是速度效益快速增长,又好又快的态势进一步凸现。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特色产业的层次进一步提升。四是投资消费协调拉动,加快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五是社会建设力度加大,改善民生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骆惠宁指出,回顾今年的工作,玉树强烈地震灾难空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大事急事难事接踵而至,我们经历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不同寻常。事非经过不知难。在今年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成倍增加,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艰辛探索和努力,也深化了对青海省情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一,注重研判形势,超前谋划,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第二,注重把握关键,突破重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第三,注重探索实践,完善机制,增强工作的创新性。
骆惠宁强调,明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的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难题的相互叠加,需要我们不仅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还要努力把握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善于在形势变化中把握机遇,找准定位,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赢得主动,努力走出一条顺势而为的路子,实现新的跨越。第一,准确把握结构调整新动向,努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们要牢牢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的走势,善于运用国家投资向西部倾斜、我省对外依存度低、主要工业品处于价格上升通道等有利因素,继续加快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下更大气力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破解产业重、链条短、消耗高、收入低、创新弱等难题,着力优化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第二,准确把握对外开放新态势,努力提高区域竞争能力。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抢抓机遇,争先进位,在若干领域采取超常规措施,努力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并力争在人均生产总值、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第三,准确把握绿色发展新趋势,努力提升生态立省水平。必须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采取切实有力的行动,努力在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制度设计等薄弱环节取得突破,综合运用价格、税收、排放权交易等经济手段,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我们要尽快研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努力打造新优势,力争我省绿色经济走在全国前列,使生态立省获得可靠支撑。第四,准确把握民生改善新期待,努力提高和谐发展水平。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当前要稳住物价,下大气力抓好住房建设,统筹推进社会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取得重要突破,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骆惠宁强调,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玉树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动全省"四个发展",顺利完成玉树重建任务,意义重大。明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增强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实现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奋力开创"十二五"良好开局。
骆惠宁强调,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明年要重点抓好十项工作。第一,提升运用政策能力,有效支持和保障发展。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支持发展的能力。二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发展的能力。三要进一步提高用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政策的能力。第二,继续保持投资强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一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二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三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第三,大力推动消费升级,进一步增强拉动能力。一是切实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大规模实施住房建设等投资促消费工程。三是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四是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第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加速培育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二是大力实施"双百"行动。三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园区工业。四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五是着力解决瓶颈问题。第五,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三是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第六,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以"一核一带一圈"为空间布局,重点抓好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一体规划与建设,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大力支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建设多种类实验区和示范区,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见到新成效。要大力推进以格尔木、德令哈为重点的海西城乡一体化建设。要继续推动玉树县撤县建市,逐步推进州府所在地的县和有条件的县撤县建市,优化城市布局。要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第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构建"两型"社会。一要加快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二要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三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四要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第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推进联合重组和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经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二要推进财税、投融资体制、价格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三要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电价定价机制,推进水价价格。开展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四要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各项林改配套政策,完成林改剩余工作的一半任务。五要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加快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六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36条重大政策,明年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实施意见,力争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新突破。在"向东"与"向西"结合中提升开放水平。一要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二要提升与周边省区合作水平。三要推动对口支援起好步。四要推动会展赛事上水平。第九,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一要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四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十,加快灾后重建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坚持一手抓年内、一手抓明年,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一是抓紧做好今冬明春工作。二是确定明年项目建设目标任务。三是全面提高重建水平。(作者: 建华 薛军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