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1月17日电 (记者 何伟)今年以来,青海省遭受“4·14”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全省202万多人受灾。对此,青海省投入各类救灾资金15亿多元,确保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
青海省民政厅救济救灾处处长马旦珠介绍说,今年,青海省遭受了严重干旱、冰雹、洪涝、山体滑坡、低温冷冻
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4·14”玉树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特点是旱涝极端、发生频繁、汛期提前、灾情集中、震灾空前、损失严重。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青海省41个县(市、区)的202.25万人受灾,其中重灾民160万人,因灾死亡2731人,因灾失踪27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6.68万亩,绝收57.405万亩;因灾死亡牲畜3.45万头(只);倒塌农村居民住房21.45万间,损坏农村居民住房10.931万间;倒损城镇居民房屋面积457.9万平方米,倒损城镇非居民用房面积166.3万平方米。各种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77亿元。
马旦珠告诉记者,灾情发生后,青海省各级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精心有序安排救灾款物,齐心协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全年共争取中央财政安排救灾资金13.95亿元、省财政安排1.5亿元,用于应急抢险救灾、灾民过渡安置、基础设施应急抢修、疾病防控和灾民生活救助。其中用于民政专项救灾资金就达7.24亿元,有效地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