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随着全省教育大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我省高校学子对“双语”教育改革予以了高度关注。走进校园,学生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关于对“双语”教育的加强和改革。
沟通是发展的开始,也是成功的起点。对此,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08级学生伊西措毛、计算机系08级学生刘锦虎等颇有感触。伊西措毛是一名来自玉树州称多县的藏族学生,从小在“双语”教育的模式下长大,她说:“学校里,老师用汉语教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这给了我们很好的熏陶。如今,我之所以能进到大学数学系学习,也是得益于‘双语’教育。过去十几年的‘双语’学习对我很有帮助,使我能够与更多同学、朋友无障碍地进行沟通。”刘锦虎也表示,在“双语”教育的模式下,自己不仅能熟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还能用汉语与老师同学们交流。“从海南州来到省会城市,我运用汉语认识了很多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同学朋友,汉语这一交流工具让我对外面的世界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总牵着人心。青海大学财政金融系08级学生才让东主、藏医学院08藏药班赤列措姆等同学都把自己目前的求学经历看作将来发展家乡、服务家乡的序曲。才让东主说:“我从海南州来到高校进一步求学,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也要用丰富的汉语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来更好地服务家乡。”学生赤列措姆表示,随着藏医药行业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她不仅要继续努力学好汉语这一通用语,还要努力学好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为藏医药学的推广发展多做工作。
此外,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08级政史地师范班曲旦见措、计算机学院10级学生格桑多杰一致表示,“双语”教育改革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进一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有助于实现就业,更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将安心学习,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王英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