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西海都市报》A2版的报道《企业给职工吃了定心丸》说,在省总工会举办的西钢集团“共同约定行动”签约仪式上,西钢集团公司工会和职工代表三方,经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达成协议。企业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保证在生产经营正常的情况下,做到不裁员,不下岗,按标准缴纳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并及时发放工资,做到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发展相适应。这让人看到了一种信心,也看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促进就业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对拉动经济也意义重大。在危机面前,大型国有企业这样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首要问题之一。当然,责任不仅仅只让企业承担,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对不裁员的企业,政府可考虑给予一定补偿,积极解决失业再就业难题。
从民生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当务之急,也许是不让企业职工下岗,不实行企业裁员的办法,和经济数字的增长同样有意义。有人说,“没有不成才的员工,只有不识才的领导”“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尊重员工,发现发掘每个员工的发展潜力,让他们的各种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不是负担,裁员更不能成为一些企业为了摆脱困境的托词,因此,作为领导者的政绩,不仅仅体现于经济数字的增长,而应该是为多少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多一个人就业,多一个家庭的和谐,多一分社会的稳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这是当下最大的民生。(作者:司马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