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不仅是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还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期间,我省地方国有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资产运行质量不断改善,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发展势头强劲。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1777.67亿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262.4%,年均增长29.4%;净资产总额比“十五”末增长267.8%,年均增长29.8%;实现营业总收入比“十五”末增长184.4%,年均增长23.2%;实现利润总额比“十五”末增长167.9%,年均增长21.8%;全省国有企业2010年度实际上交税金48.0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29.4%,年均增长26.9%。
首先,企业资产总量迅猛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末全省国有企业518户,比“八五”末减少了60.5%,但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77.67亿元,比“八五”末1995年末增长了近5倍。2010年末,我省518户国有企业(含集团公司的子企业)户均资产34318万元,比“十五”末户均资产9507万元,增长了2.6倍,其中:2010年末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一级企业有6户,资产总额超过10亿元的一级企业19户;2005年末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一级企业只有1户,资产总额超过10亿元的一级企业只有7户。全省国有企业通过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正逐步从资产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状况,向注重规模、提高质量、做强做大方面转变。
其次,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带动力持续增强。2010年末全省国有企业净资产比2005年末增长2.7倍。其中:国有净资产比2005年末增长3.1倍。非国有净资产比2005年末增长2倍。国有资产逐步向国民经济的基础领域和优势行业转移,国有资产的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企业经营效益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紧紧抓住市场有利机遇,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玉树地震的影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效益增长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884.7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61.1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7倍。
第四,省国资委出资企业是全省国有企业的主体。2010年度省国资委出资企业户数(含集团子企业)217户,占全省国有企业总户数(不含中央驻青企业)的41.9%,资产总额占全省国有企业的69.3%,实现销售收入占89.8%,实现利润总额占94.1%,上缴税金44.84亿元,占93.4%。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是省属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源泉。2010年末全省六户资产总额100亿元以上企业,资产总额1372.42亿元,占全省国有企业77.2%;6户企业2010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84.95亿元,占全省国有企业80.1%;实现利润总额49.33亿元,占全省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94.5%。
同时,国有企业负债水平趋于合理,偿债能力有所增强;上交税金快速增长,对财政贡献逐年提高。
我省国有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我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逐年加大。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比“十五”末增长135.8%,年平均增长18.7%。二是国有企业职工人均收入稳步上升。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平均从业人员103340人,比“十五”末增长26.4%,年平均增长4.8%; 2010年国有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3210元,比“十五”末增长104.6%,年平均增长15.4%。 (作者: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