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生活中遇到麻烦,居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社区居委会帮忙,可有些不方便外出、身边又没有电话的居民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西宁市城东区八一路办事处康西社区工作人员想出了妙招,那就是给居民送去丝带,家里有啥事只要把丝带系到窗户上,工作人员就知道有居民需要帮助。红绿丝带成了独具特色的惠民服务方式,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断创新,使惠民服务方式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升华,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1月7日下午,康西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到居民朱永花的家。前不久,工作人员给她送来了红绿丝带各一条。当被问到是否有事需要帮忙时,朱永花笑呵呵地说:“我最近挺好的,没啥事,有事我就挂丝带。”说着随手拿出红绿丝带。社区工作人员问她知不知道怎么用,朱永花脱口而出:“生病了就挂绿丝带,别的事就挂红丝带,我记得清楚着呢。有了这个丝带,家里遇到啥事都不怕了。”
上个月,社区工作人员给部分居民送去了红绿丝带,并详细讲解了丝带的用法。遇到灯泡坏了、水管漏水等不太紧急的情况,居民可以把红丝带系到窗户上。遇到生病、身边无人照顾等突发情况,就把绿丝带系到窗户上。
其实,社区工作人员是受了居民朱永兰的启发,才想出红绿丝带这样的妙招。75岁的朱永兰一个人住在康西社区,老伴已经过世,子女都不在身边。前一段时间,她在家里不小心绊倒了,患有高血压的她费了很大劲儿才爬起来,发现眼睛碰伤了。身边没有电话,也不方便出门,急得她不知如何是好。正赶上社区工作人员郭凤琴来看望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康西社区是一个大社区,有居民4000多户,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80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不能每天入户了解居民的需要。为了不让类似朱永花受伤的事件再次发生,社区工作人员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终于想到了这个方法。
怎样保证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看到居民召唤的丝带呢?为此,康西社区采取包片到人责任制。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片责任区,并且每天都要在责任区内巡视两遍,上午、下午各一次。看到哪户居民的窗户系上了丝带,就会马上去敲门,为他们解决问题。
康西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马玉梅介绍,这两天,工作人员还会陆续给居民送去红绿丝带,直到辖区所有居民家中都有红绿丝带,并让他们熟悉丝带的用法。到时候,不光是社区工作人员看到丝带就知道有人需要帮助,热心居民看到有丝带系出来,也会伸出援手。一条小小的丝带,不光让工作人员的服务更到位,也会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马玉梅说:“第三批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我们社区推出的红绿丝带行动,就是要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把我们跟居民紧紧地连在一起,让我们社区变得更加和谐。”(作者:及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