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有着丰富的盐湖资源,在先期利用了钾、钠等资源后,通过技术攻关,我省已经开始启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1月25日,省政协委员、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董璞通过一幅图给我们讲解了钾、钠、镁这共生于盐湖的“三兄弟”将如何创造出几百亿的产值。
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创造这个传奇的关键。董璞打开包拿出工作笔记,一幅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产业链关联图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这幅图我们清晰地看到,原本看做废液的老卤经过精制、脱水、电解等工艺后,就能变成价格不菲的金属镁。据了解,这一项目是我省盐湖集团以镁盐综合开发为主的三期工程,2008年正式启动,总投资600亿元,首期投资200亿元,这一项目实施后,我省盐湖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条更趋完整。
“如果一直跟着别人追,我们怎么也追不上,只有攻克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从生产工艺上实现跨越,才能实现发展上的大跨越。”董璞说,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在60%左右,我省的资源利用率只有30%左右。把资源“吃干榨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前提就是技术攻关。为此,今年我省将深入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即近期组织实施的10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20个联合攻关项目,30个自主创新项目。(作者: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