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的宏伟背景下,青海省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立足青海省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青海电网建设发展同样取得了突破,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青海省在调整与转变中谋求新的跨越,记者近日就电网发展等问题采访了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
记者:“十一五”的五年是青海省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五年,作为支柱企业之一的青海省电力公司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骆玉林:“十一五”期间,是青海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也是面临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五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及玉树地震等困难,青海省电力公司充分发挥“责任央企”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青海省电力公司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实施联动电价、峰谷电价等各种优惠电价政策,支持工业实现跨越发展作用突出;注重生态环保,在电网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中,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为全省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大力开展“高原阳光工程”,在争取优惠政策,挖掘市场,增供扩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青海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了400亿千瓦时,比“十五”末增长了115%,年均增长19.69%,有力支撑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进入四季度后,面对全省出现的缺电形势,省电力公司及早与有关部门沟通,采取了外购电等形式,全省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保证了全省用电需求。
记者:“十一五”时期,青海电网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对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电力支撑,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
骆玉林:“十一五”时期,青海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钾肥基地、食盐生产基地、硅铁冶炼基地、西北最大的水电基地、油气生产基地,形成了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全省工业快速发展。青海与电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的快速发展。
五年来,配合省政府出台的加快电网建设若干政策措施,青海省电力公司在国家开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期,以750千伏为骨干网架和青藏联网工程为重点,推进青海电网由末端电网向区域枢纽电网转变、交流电网向交直流混合电网转变,330千伏、110千伏配网结构日趋完善。五年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13亿元,是“十五”投资的4倍,新增输配电线路、变电容量翻了一番,再造了一个青海电网。全面完成全省农村“户户通电”工程,解决了4.8万无电户22.1万人口的用电问题。在此基础上,省电力公司还狠抓工程质量管理,750千伏西宁变电站获西北地区电网建设史上首个“鲁班奖”,标志着青海电网建设水平已经迈入国内先进行列。
记者:2010年,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开工建设,12月22日,青海段热棒暨基础施工全面完工。您如何评价该工程对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作用和意义?
骆玉林:“十一五”时期,青海面临着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等一系列历史机遇。2010年,被称为“电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开工建设,将首次实现西藏电网与青海电网的互联,从根本上缓解西藏电力供应问题,也将满足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高速增长的用电需求。
青海省电力公司举全公司之力推进青藏联网工程建设,实现了2010年建设任务“零死亡、零伤残、零高原病后遗症”的目标。在高原电网建设史中首创设立环保监理,全力建设绿色环保工程。省电力公司广大建设者斗严寒、战风雪,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力铁军精神,诠释了国家电网员工“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广大电力员工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记者:“十一五”时期,青海省电力公司在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您认为这些工作对和谐青海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骆玉林:“十一五”期间,青海省电力公司认真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特别是“户户通电”工程和扩大内需农网完善工程的实施,对于青海农牧区发展意义重大。
2009年,青海省电力公司同省发改委签订了“送电下乡”太阳能代管协议,代管了108座太阳能光伏电站,同时积极研究青海主网与青海南部地区电网联网问题。针对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青海省电力公司开展了电网光伏发电接纳能力专题研究。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省电力公司派出842名抢险人员、160余台抢修车辆,调配1000余万元的应急抢修和后勤保障物资,全力支援玉树抗震救灾,全面开展玉树灾后电网恢复重建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表率作用。广大电网员工共向灾区捐款377万元。杜金玉烈士以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国家电网员工的优秀品质,这让我非常感动。
记者:您认为,青海省电力公司如何实现提出的“到2015年,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目标?
骆玉林: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形成了以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结构,决定了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电网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另外,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是我省今后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电网的安全性、适应性、资源配置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青海推进“四个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供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要紧密围绕我省“一核一带一圈”发展规划,优化电网布局,为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科学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支持藏区发展政策,以及国家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青藏联网工程等机遇,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在电源、电网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持续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做好基础性工作。